怎样识别好老师

2024年3月7日 下午7:30:49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UBm2w6zrcZJ0fRCfKav3pQ

最近有很多朋友加我的微信,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的都有,我发现人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有一种很强的精神需求,也多少都学过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读过一些新时代灵修方面的书,平时也抄抄经什么的。

但是真正的佛教不一定接触过,知道的大多是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东西。

你会发现很多人说他们很痛苦,有很多的烦恼。可是,当你开始和他认真去谈这个问题,谈到无常、轮回、修行的时候,他又有一种我什么都想过了,什么都想通了的感觉。

我觉得在心灵修行这件事情上,很多人都不怎么认真。可能就是东学一点,西学一点,读了很多的书,让他们的自我感觉良好而已。

但你会发现这些人的心里其实很乱,并没有专注在一个完整的心灵修行的系统上。其实心灵修行的路,远比在地壳里面挖掘金矿要难得多。

所以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些真正想要追求心灵之路的人,在开始前追寻之前,如何分辨一个老师或者一个系统值不值得学下去?

有三样东西,见地、发心和传承。

01 见地是照妖镜

什么是见地?《心经》、《金刚经》、《维摩结经》、《法华经》、《坛经》就是见地。

例如说《金刚经》,虽然这部经有5000多个字, 最后你可能只记住了其中几句话,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若人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但也足够了。这就是你辨别一个老师见地的照妖镜。

当然,如果你更爱玩的话,还可以玩《坛经》。《坛经》里的每一篇都是照妖镜,对比一下你就知道那个老师讲的是什么东西。

我知道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书,很多的老师,为了吸引学生,会讲一些如何在生活中实修的话题。还有一些老师,讲的东西越是云里雾里就越多人喜欢,讲的很高深莫测,很文学化,再标一个几十万的高价,就齐活了。

越是不落地,喜欢这种东西的人就越多,这是现在一种普遍的现象。所以,我要讲的第一条就是辨别一个老师需要看他的见地。

虽然我们读过《金刚经》,《坛经》,但在面对老师的时候,仍然很难说自己有能力辨别他的见地。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看第二条,发心。

02 为你解脱 VS 割你韭菜

发心是说一个老师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他是为了让你更好地解脱,还是为了「让大家感觉很好」的这种方式能够延续下去?

就像卖软件的,要慢慢地割韭菜,要割得更长久一点,今年割完了明年还能继续割。兜售课程也是一样,如果一个老师希望他讲课的这种方式能够延续下去,那么就会「让你感觉很好」,他会用很多的方式来延续这种好的关系,好的氛围,这样的人很在乎老师的名气、老师的口碑等等。

但如果这个老师更加在乎的是每一个人的解脱,那么从世间人的观点来看,他有可能会把这个事情弄得很糟糕,把氛围弄得很差,把师生关系弄得很差,把人际关系弄得很僵。但他有可能是为了让你可以从自己编织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有可能会这样。

但我们现在去评价一个老师或者评价一个系统,多少都会以他的受欢迎程度来评价。

如果一个人他的弟子有千千万万,他的名气很大,那他收费高就不是个问题了,我们会觉得他什么都好。可事实上呢,我们很难分辨他的发心。

但你还是要去评判,评价这个人的见地是不是正确,发心是不是为了大家的解脱。虽然这两条很难,但你不能放弃去想这两个问题。

03 不能以 New Age 的方式传播佛法

也正是因为前两条评判很难,所以第三条会稍微简单一点点,就是传承。

按道理来说其实不需要第三条,释迦牟尼佛没有传承,但是释迦牟尼佛有见地和发心。

因为各种因缘的问题,我们需要传承,所以实际上从释迦牟尼佛开始,人们就非常的重视传承,你的老师是谁?你是不是用的老师的语言风格?

园长讲佛法课已经7年了,我经常遇到一种情况:假如今天来了一位新同学,是产品经理啊,搞金融的啊。假如我们有了充分的沟通,并且他又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什么东西都玩)。

当我们开始谈佛教的某一个东西的时候,比如空性或者菩提心。这个年轻人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听懂我在说什么,我花了很大的力气,讲四个小时之后他听懂了。

然后他会说,「哦~,原来你们说的空性就是这个意思呀!为什么你一开始要那样讲呢?为什么不能一开始的时候这样讲呢?」

这个时候就有点尴尬,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当他理解的时候,他认为他表述(复述)出来的东西是别人也应该能理解的。其实并不是!

这可能是现在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了吧。人们会说,你怎么一开始不这么说呢?你为什么不像克里希那穆提那样说?你为什么不像麦克格西那样说?

甚至更夸张的,他们会问,你说的这些难道不就是王阳明说的什么什么,尼采说的什么什么,某本畅销书说的什么什么?(畅销书可真多啊,我还没来得及看呢)

为什么我们讲佛法的人,要把问题搞复杂呢?其实并不是!那些东西很不好,似是而非,好像有道理,但长期下来又会对你有所伤害。因为心灵的修行,是件很复杂很复杂的事情。

因为园长受过《入中论》、《宝性论》的辩论训练,(让我呵呵一下),所以,我就很容易能找到他所讲的话的漏洞,我知道他说出来的那个东西是不对的,如果我们还有时间继续聊,不是再来四个小时,而是四十个小时,我就能告诉他说为什么不能像他那样讲,我有信心,我有 100% 的信心说服他,他所谓的「这么讲不就更容易懂」的东西是很可怕的。

但是我们一般不会再有40个小时的聊天机会了,通常我们就是见这一面,这4个小时就是客户转化的时间。如果他不买单,以后也不会有机会再辩论了。

通常情况下是他觉得佛教的东西很好,但没有必要像我那样讲,他觉得佛教的东西很好,但《金刚经》没必要存在,《心经》没必要存在,《法华经》呢,顶多就是拍个卡通片,对孩子有点教育意义。

其实麦克格西在藏传佛教经过严格的训练,也出家了很多年的。还有很多的一些大师们,比如说 Headspace 的创始人,也在藏传佛教出家了很多年。他们的东西确实有优点,但那些东西是从佛法偷来的。

我要说的是,我们可以用现代人讲话的方式,但绝不能以那种新时代身心灵导师的方式去传播佛法,绝对不行。

也许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也许是为了吸引不能被《心经》和《金刚经》吸引的人群来听,但是灵性的修行绝对是一件非常精细的活。

04 佛法经过岁月的考验

我以前讲过,在这 2600 年当中,在印度,曾有专门的高等学府讨论佛法。在那烂陀大学,三万名出家人和在家人,平时不干别的,没有抖音可以刷,只研读佛法。仁波切经常说,牛津和剑桥,现在也没有超过这个数。

一代一代的出家人,学习了800年,讨论、辩论佛教的内容。当然,这800年中变化还很大的,佛教早期的论点例如《阿毗达摩》,中期的论点例如《大智度论》,晚期的例如《宝性论》,差别都非常大,各种描述各种内容都升级了很多。

如果你把现在的 iPhone 带回 2007 年,给那个时候的人用,他们肯定是不会用的,太复杂了,有太多的功能了!

2007 年的 iPhone 就是因为功能极其简单而出名,所有的操作都是按一两下就能完成的,很酷很酷,但是后面就内卷了对吧?安卓做什么,他们就必须做什么,然后越做功能越多,变到现在手势各种划拉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太复杂了。

所以佛教的理论经过那烂陀大学 800 年的讨论,前后的差别很大,但我的意思是,三万绝顶聪明的人,放在今天就是科学院院士,在一起讨论 800 年,说明这个系统是非常非常精细的,绝对不是现在某些心灵导师们随口讲的那些东西。

仁波切经常调侃,「某某导师,在加利福尼亚的海滩,突然发现了某一个真理」,这样是不行的。

你去看仁波切的视频,他每一句话背后都是一大堆的讨论和辩论,每件看似简单的事情都很复杂,每一句话都经得起推敲,跟哲学、科学道理是一样的。(这不是歌颂仁波切,他的东西也不是他的,也是历史的沿革)

全世界有多少有重大突破的心理学家,研究工作者?从弗洛伊德开始算到现在有多少名?还是凤毛麟角对不对。你就想象三万个这样的人,丢在一所大学里,玩个 800 年。所以这玩意非常高深,非常精密,绝对是现在那些 New Age 的心灵导师们无法比拟的。

05 投资心灵不是投资午餐

你无法评价一个人,如果有一个心灵导师的大众点评,让弟子们去评价,你会发现每个导师都是 5.0。这就是消费者导致的,消费者对心灵商品的需求和他们对午餐的需求是不同的。

如果是对午餐的需求,他今天吃了一个餐厅不好吃,也就算了,明天就不点了,但是里面细节的东西他不需要知道,比如说这个餐厅的创始人是谁无所谓,投资资金有多少无所谓,开了几家分店无所谓。

当你投资午餐的时候,你不会太在乎这些,你不需要先爱上这家餐厅。但是当你去投资心灵商品的时候,你就会把那个老师说的东西当成特别厉害的,特别伟大的。后面自己变得特别迷信,特别沉迷。最后导致每一个老师的弟子都非常爱他的老师,每一个老师的点评都是 5.0,最后就成了拼弟子的数量。

所以今天就变成这样,即使是在藏传佛教的环境里,我们还是在拼弟子的数量,看某某老师多么多么有名。各位法王为什么要转世?因为要延续他们的系统。

因此,我的建议也是这样,如果你们想真正的收到实际效果,你必须专注在一个系统上,你专注之前,必须考察它,你考察的方法就是见地、发心、传承,如果前两条太难,那么你还可以考察传承。

06 传承有多重要

禅宗和藏传这两个系统都极端地注重传承。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系统并不是隔靴搔痒,浅尝辄止的,不是带你玩一个游戏就可以了,而是真正希望你解脱的。

因此,他们会发现每一个人是不同的。跟小A说的话不能跟小B说,跟小B说的话不能跟小C说。但是,在心灵之路的靶道上,你该怎么判断正确的方向呢?光靠佛经有点困难,于是就有了师父认可弟子,弟子再认可弟子,这样不断的传承。

比如宗萨钦哲仁波切,他的上师是谁?他的上师的上师又是谁?你先不要谈转世,你就想上师弟子的口耳相传,他的上师是谁,你可以一路考察上去,一定可以追溯到龙树,最终可以追溯到释迦牟尼佛。

汉传也是一样。如果你从现在的一些禅宗大师往前追溯,一定能追溯到六祖惠能,不然就怪了。而六祖惠能一定能追溯到达摩祖师,达摩祖师背后还是龙树。龙树、月称、无著这些都是比较保险的人。

所以我的态度就是,如果你真正的感受过痛苦,如果你想追寻真正的心灵之路,进一步在这个道路取得成效,那么你需要臣服一个已经运作了 2600 年的系统,见地、发心、传承,缺一不可。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