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义

2023年4月21日 下午7:06:45

怎么理解「佛说 XX,即非 XX,是名 XX」?

作者:王路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06098/answer/299675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在于一个“名”字。

我不知道多少人把这个“名”字吃掉了。理解成了:

佛说XX,即非XX,是XX。

这不是扯淡吗?

但是,加了个“名”字,就不一样。

1、

“是名”,就必然“即非”。

你想想,张三这个人本身,能跟“张三”这两个字等同吗?

举个例子,我骂一句:楼下全是大傻逼。

那么,回过帖的人八成要检验一下,看是不是在我楼下,如果是,就会回我一句:

你丫才是大傻逼。

如果不是,就放心了,我没有骂到他头上。

这叫什么?

这叫“名言”习气。

也就是说,凡夫根深蒂固地,把一些符号,一些指谓,和如实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了。

比如我上街,被一个人踩了脚,他反过来骂我一句“傻逼”,这两个音节立马能激起我的怒火。

但是,如果这两个音节被我听错了,听成了“对不起”,我心里立马就会舒坦下来。

同样的音节,因为你对它的不同理会,产生了极为不同的效果。这种作用的根源在哪里?

根源在于,诸法对种子的熏染,形成习气。

因为这种习气,人就会颠倒,执妄为真。

因为这种习气,人才有生,有死,有怖畏。

2、

下边要逐层晦涩了。先友情提醒一下。

假如,一个人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接触过死亡,没有人告诉他有死亡这回事,他也没有见过、听过、想到过一切生命体的死亡,他会对死亡生起恐怖吗?

凡是活着的人,都没有人亲历过死亡,却依然对死亡有大怖畏。这种怖畏,是真还是妄?

要勘破这一层怖畏,就要从源头上去找原因。

老死忧悲苦恼,来自哪里?来自生。有生,就一定会有老病死。

生又来自哪里?来自“有”。

这个“有”,有三种含义:欲有、色有、无色有。对应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有,就好比是种子,种子埋在土壤里,有合适的温度和水分,自然会发芽长出来,所以,“生”并不是凭空而生的,是因为先有了“三有”,就必然引发三有的果报自体。就好比精子和卵子相遇了,又有合适的环境经过合适的时间,就必然会生出一个生命。

那么,有又是从哪来的呢?从“取”来的。咱还拿精子卵子打比方(大家比较喜欢看这个),精子和卵子为什么会相遇呢,凭空不可能相遇对吧,一定有一个外在的动力,让精子卵子碰到一起去,这个动力,就是“取”。

取分为四种: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

这四种取,就是造作的动力。既然不作就不会死,那么为什么还要作呢?就因为有取在背后推动,不能不作,不作不舒服。欲取,有欲望,就一定会让精子卵子相遇。见取,我认为我是对的,你跟我不一样,我就认为你是傻逼。这也是造作的动力。戒禁取,我觉得我要减肥,我就坚持不吃晚饭,这个不吃晚饭的动力,就是戒禁取。我语取,就是内心根深蒂固地觉得,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焰火。其实没啥不一样。

那么,为什么有“取”呢?因为有贪爱。为爱欲耽著,就会有取。就有动力去造作。

爱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受”来的。就是攻受的受。因为你是受,所以你有三种感觉:舒服!不舒服!说不上舒服还是不舒服。翻译成佛教的语言就是:乐受、苦受、舍受。

因为有这三种受,你就会有爱。

受是从哪来的呢?从“六入触”来的。六入触,在十二因缘里是两支,但早期的《中阿含》里,《长阿含》的《大缘方便经》里,以及巴利文《大缘经》、有部论典里,都是把“六入”摄在“触”里的。

也就是说,要接触,才有有觉受。不接触,是没法生起觉受的。

触的生起,又需要三个条件:第一,得有人攻你;第二,你得有个身体;第三,你得有个神经中枢,感觉到被攻了。

攻你的那个东西,叫做外境;你被攻的物理部分,叫做六根;你能感受到外境和六根相互作用的东西,叫神经中枢。翻译成佛教语言分别是:名色、六入、识。

所以,识、名色、六入,三者是像圆凳的三条腿,共同顶着木板“触”,缺了哪一条,都立不起来。

另外,还可以从胎生学的角度来解释。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肉身本身。肉身从哪来的呢,从胚胎来的。胚胎还没有分化的时候,六入尚未形成,这时候叫“名色”。

名色也叫五蕴,色,就是色蕴,是物理部分;名,是受、想、行、识诸蕴,是非物理部分。

名色之所以能增长广大,并逐渐成为六入,原因在于“识”的存在。在父精母血和合的时候,识注入名色,从而名色可以增长广大。

这就是十支因缘

至于十二因缘,不过是把十支因缘的两世推广到三世。十支是从现在到未来的一重因果关系,十二支是加上了过去到现在,形成两重因果关系。

无明缘行、行缘识的过程,只是“爱、取、有、生、老死”五支因缘的异名表述。所以,也说一切的造作的根源,就是“无明”和“爱”。而造作就是行,也是取、有。《阿含》里说: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

3、

上面说了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就概括了佛教最根本的思想:缘起观

缘起,也就是说一切有为法,都是依条件而成立的。

明白了这一点,作为前提,才好解释提问中的句式。

比如: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有庄严的佛土吗?

胜义谛中,是没有的。

因为一切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如梦幻泡影一样,都不是彻底的、究竟的。

以为有庄严的佛土,就必然生起贪著,就有爱、有取、有有,就生起贪嗔痴三毒。就被无明缠缚,就变成秽恶的世界。

所以,庄严佛土,在胜义谛中即非庄严,但随顺世俗,把它叫做庄严。就好比这个人生出来,一定得给他起个名字。哪怕没有名字,提到他的时候也得用个“他”,用个“喂”,但无论你用什么,都不是那个人本身。

说“是名XX”,是缘起施设;说“即非XX”,是空无自性。性空必然待缘起,缘起必然是性空。所以,“是名”和“即非”,恰恰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