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88刀订阅了一年X Pro。缘由是刷到王川推特:
感觉直接和 grok 持续对话,不断拷问它“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学习效率比看书高多了。问 “为什么”,就是不断迅速补上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漏洞的过程,grok 一是方便,随时随地想起一个问题就可以拷问它,二是它的回答一般都会迅速引用好几个相关的实时的推特贴子,可以顺藤摸瓜找到更多有价值的线索,三是其智能还在不断指数级别提高。
读书的问题是,在几百页的书籍中提取你感兴趣的内容,感兴趣的核心问题,效率实在太低,太低了就没有乐趣了。以后学习要变成以拷问 grok 为主,读参考书为辅的方法了。
从读纸质书到读电子书是一个跃迁,从读电子书到拷问 grok 又是一个跃迁。信息革命正在发生,只是分布不均匀而已。
另外一个角度看,你能从 grok 获得的收获,很大程度上取决你提问题的质量。这个问题质量的判断,在于问题的答案是否给你引入全新的角度和全新的线索,帮助你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复杂的世界。
提高质量问题也是需要耗费脑力的,如果妄想问一个 “如何发财” 的简单问题,就可以获得某个一劳永逸的简单答案,这个幻想只有骗子能满足。
但是,你可以从一个低质量问题开始,根据 grok 的具体答案,再深入一步问一个质量稍微高一点的问题,像剥洋葱皮一样,一般迭代到第四层或者第五层的时候,你就会碰撞到问题的本质,发掘到可以指导具体行动的小技巧了。如果还没有,那就是提问还不够努力,洋葱皮剥得还不够。
只有主动问问题,学到的知识,才容易真正内化。因为提问者是从自己的 context 和角度出发,寻求填补知识的漏洞。
而被喂食的知识,背后有很多隐含的 context, 往往接受者并不完全掌握,被喂食后还是似懂非懂,学生往往懒于或者羞于积极的提问,所以有一大片空白无法填补,一实践就马上露馅。
书籍是“写作者的逻辑”,按TA的方式框架组织的信息。
和语言模型聊是“读者的逻辑”,熨帖的践行N+1,知识基础打得更牢、更致密。
AI时代,信息传递工作已不适合人来做(量级、广度都不行了),人最好做洞察新信息的事。
推特的特别处是,它作为一个连接网络,以推文方式不断生产“洞察信息”,可以持续补齐纯知识的短板。随着推特体量的上升,信息的“生产”和“使用”在这里获得流动。当然了,由于每个用户与现实世界的连接,流动范围更广。
与AI漫游已可完全替代以书籍为载体的信息方式(体验式阅读除外,例如小说、诗歌等)。
写作者实质不过是以他的一套逻辑为你编撰信息,但AI可实时以任何逻辑为你编撰一套新的信息,在时效性上面亦远超书籍。
既如此,何必要绕这圈子(写作者借由写作组织其思路除外,当然,这类作者本质上也是GPT)。
less note-taking, more surfing the knowledge wave in real-time with AI
如果借用OpenAI的“验证者-证明者”的游戏概念,ai冲浪,人扮演验证者角色,ai扮演证明者角色,此过程的频繁交互,可快速提升验证者的能力。
我的想法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结构体”,不存储信息,但充满逻辑,具有很强的“弹性”,此弹性通过大量思考激发来获得训练。ai智能冲浪,像两个弹性的球体,不停的碰撞,变得更加有弹性。
信息的存储既带来维护成本,也变成一滩死水,如果活水,只是流动,就会非常明镜。
崇拜知识,还是崇拜智识,这是一个问题。后者无法存储,由训练习得。
这似乎会导致广度持续增加,但深度和细节缺乏的问题?
没考虑那么多,但我读得越多,越意识到自己广度还很欠缺。缺啥补啥就是了。
遇到问题可以顺着脉络反复问 what how why,深度就上去了。至于真正定义上新的/深的知识,不管是来自模型的知识也好,书上的知识也好。这些媒介本身一般都是慢的,所以倒也无所谓了。需要的话,可以其他手段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