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与如来藏(下)

2024年3月7日 下午7:36:33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1Jz1cDf-Qz8fRVPPi8gtFw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了中观与唯识之间的关系。我们谈到,在佛教发展的某一个阶段里「唯识」代表了整个佛教的主流,而在另一个阶段里,「中观」代表了整个佛教的主流。当中观兴起的时候,唯识宗揭露所谓中观派对中观的错误认识,当唯识宗发展起来的时候,新的中观派又开始揭示唯识宗学生对于佛法的错误理解。

所以,中观和唯识既是对手,又代表了佛教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他们看成是跳蛙式的发展,双方既是在拆对方的台,同时又交替发展,螺旋式上升。
这是前期回顾,但是这个故事还没讲完,今天如来藏学派要出场了,我们来谈谈「如来藏」与「唯识」和「中观」的关系。

我们会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在很多人的眼里,如来藏学派是唯识学派的延续。第二,中观和如来藏之间有什么不同?第三,为什么大家都说禅宗是如来藏?

01 区分成佛之道与阿罗汉之道

公元六、七世纪有了月称这个人,月称在那段时间里面拨乱反正,把唯识宗不肖子孙的一些错误论断整个 diss 回去了。月称是龙树的脑残粉,他在他的书中不断地提及龙树,当他提及龙树的时候,是用一种非常恭敬崇拜的态度,龙树的思想也是月称理论上的依据。

月称会引述龙树的话批判对手。他说过一句非常狂妄的话(宗萨仁波切说,这也是对他影响非常深远的话),月称说:「摒弃龙树之道是不能成佛的!」
但他不是在说「不学龙树不能成佛」,如果不学龙树不能成佛,难道龙树之前没人成佛吗?释迦牟尼佛没学过龙树,他也成佛了,对吧?不是这样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龙树介绍了一条道路,介绍了一个在龙树之前没有人这样去介绍的东西:他将「成佛的道」与传统意义上的「阿罗汉的道」区分开来。
「阿罗汉的道」非常简单,用一句话来讲「此生已办,不受后有」。意思是轮回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在某一世轮回中,当你完成了所有的修行,这一世结束后,下一世不再回来。这是阿罗汉修行的目标。

但龙树不这么认为,大乘佛教不这么认为,大乘佛教是要究竟解脱的。什么是究竟解脱?和你在不在轮回中无关,可能你还在轮回中,但是你究竟解脱了。就像释迦牟尼佛的后半生,在轮回中,但他究竟解脱了;慧能在轮回中,他究竟解脱了;密勒日巴在轮回中,他也究竟解脱了。

什么是究竟解脱呢?龙树认为,这与你的见地相关,当你不再持有邪见,你就成佛了;或者像宗萨仁波切所说,当你出离了任何一种见地,你就成佛了。

02 中观与唯识的历史渊源

所以月称说「只有龙树的这条道能够成佛」,这是非常狠的一句话,也为后世的藏传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七世纪月称曾经火过一段时间,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介绍过了。玄奘和他的老师火的时间比较长,月称火的时间不算很长,但是月称的弟子的弟子中有一支传到了西藏。我们今天还在学习月称的理论,都是源自于藏传佛教。
有人可能会说,如今汉地的老师也讲《中论》,讲龙树的「中观」思想。要说读龙树呢,汉传肯定是有的,但是读月称,或者以「中观应成派」的方式去「辩论」这件事,一定是藏传过来的。

怎么传的呢?首先,宗喀巴大师非常推崇《入中论》,这是14XX年;再到18XX年,蒋扬钦哲旺波非常推崇;然后到了19XX年,法尊法师是宗喀巴的粉,他翻译了宗喀巴的传记,翻译了大量宗喀巴的书,最后翻成中文传播,这才有了汉地对月称、对《入中论》和「中观应成派」的理解。

当中观派大火之后,接手他们舞台的唯识宗就跟原来不太一样了。

前期唯识宗的主要观点是「无境唯识」,但是月称和月称的弟子们对他们一顿猛批,所以他们不怎么讲「无境唯识」了(今天我们学习还是要讲的,只是说唯识与中观尖端对决时「无境唯识」不怎么讲了)。那他们接下来讲什么呢?讲唯识宗的几个理论基础,比如「唯识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唯识三性」是很值得研究的,但是现在讲这个的人比较少。现在人们喜欢讲「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不是尖端对决的话题,如果是和心的运作机制、轮回的运作机制、转世投胎的运作机制相关,可以谈一些「阿赖耶识」。在一段时间里,唯识宗真正的理论「唯识三性」不在主流圈子的探讨范围,所以很少有人谈唯识宗真正的核心。

但是唯识要攻击中观(这个时候讲的中观是月称时期的中观),攻击中观应成派,这个时候中观的核心理论是什么?它已经不再是那些辩论技巧了,而是相当于一场佛教内部的大运动。

佛教的核心目的是什么?答案是「让人成佛」。人如何成佛?中观宗给出的答案是,「祛除一切邪见」。仁波切喜欢用这样一个例子,他说:「如果你没有尝过糖的味道,我要怎么向你宣说糖的味道?我只能说不是辣椒的味道,不是盐的味道,不是酱油的味道,只能用这种方法。」这就是中观的方法,这就是月称的方法。

这个时候对手就要发笑了,用这种方法什么时候能让人尝到糖的味道?没效果对不对?为防止人们误入歧途,中观是一把好手。当谁对什么东西正在执着的时候,比如正在对灵修执着,正在对打坐执着,正在对正念执着的时候,都可以搬出中观的武器来对付。但是,如果你的问题是「我要如何成佛?」中观如何给出答案?仁波切说,这可能是中观面对的最尴尬的一个问题。

中观没有理论破绽,在辩论赛场上赢得了胜利,可是下了赛场,如果问一个中观师:「如何修行?」他会放弃这块阵地,他会告诉你,「念佛、拜佛、供灯、放生、打坐、持咒、持戒,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修行是每个人的事,究竟是你和你的上师之间的事,你的上师告诉你怎么修行你就怎么修!」

其实,中观派也发明了自己的一些东西,他们有某些仪轨,比如授菩萨戒的仪轨(藏传佛教非常重视仪轨,藏传佛教发展了大量以中观为核心的修行,这是非常棒的一件事情),但是实际上它空出来了一大块的空间,于是后期就产生了「如来藏学派」。

03 如来藏学派从何而来

「如来藏」这个概念其实早就有了,有如来就有如来藏,但是人们没有重点谈这个话题,人们重点谈的还是「唯识三性」、「波若波罗蜜多」等。但是从月称身后的这个时代开始,人们开始谈大量的「如来藏」。

如来藏就是佛性,佛性就是如来藏。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如果没有佛性,我们就会像石头一样,是不能成佛的。

如果没有佛性,我们就像人工智能机器人,总有一天人工智能会发展到跟人类无法区分,总有一天人工智能会发展到写出来的科幻小说比刘慈欣的好看,总有一天会发展到它创作的画的艺术价值高于美术馆的那些画的艺术价值,总有一天它会变成一个可以永远创作的梵高,不死的梵高,不死的莫扎特……

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一切,可以跟你谈恋爱,但是它没有痛苦,没有纠缠,没有自尊心,没有成就感,没有快乐,没有痛苦,因此他不需要修行,不需要证悟解脱,不需要成佛,也无法成佛,只要摁一个开关它就可以运行,没电了就可以充电,再摁一个开关就可以永久终止。

而我们是有痛苦的,我们是要成佛的。

之所以会发生关于「中观」的讨论,就是因为我们有痛苦,就是因为我们有佛性。如来藏学派几乎没有什么需要辩论的,它以一种非常浪漫的方式引入了「如来藏」这个概念。你不能否认对吧?你也没必要否认,因为这个学派没有就「如来藏是不是真实存在的」跟你讨论。

对,我们不再玩哲学了,我们谈修行(体悟)!

如果一个人没有如来藏,他就没有办法修行,也没有必要修行。如果一个人有如来藏,他才能修行,他才能证悟成佛。所以「如来藏」这个话题其实原来就有,绝对不是后来人发明或者总结出来的。这是一种与龙树不同的思考方式。
说明一下,这里稍微有一点点争议,在藏传的系统里面,他们认为如来藏的思想也是从龙树来的,他们有一些龙树的著作,是有如来藏的味儿。但汉传的系统认为,这几本书不是龙树写的,龙树没有如来藏的味儿,龙树就是正儿八经的大乘、中观、波若波罗蜜多,为了解读波若波罗蜜多,龙树写了《大智度论》(「大」就是摩诃,「智」就是般若,「度」就是波罗蜜多,「大智度论」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的解读),龙树的整套理论体系就是这样发展出来的,跟如来藏没有关系。

但是藏传系统认为,这些也是龙树发明的,这些东西也是从龙树来的,龙树一个人包办了佛教未来几千年的教学大纲。以至于今天我们说的东西不会超出龙树的范围,如果超出龙树范围的话,那么我讲的可能是不究竟的,可能是娱乐性的,是不应该出现在佛法讲堂上的,即使出现了也是为了让大家笑一笑的内容,就是我们弄的一些不是佛法的东西出来讲。

真正的佛法只会在龙树的框架里,这也就是刚才提到的月称的那句话「不走龙树之道无法成佛」。

04 如来藏学派和唯识宗的关系

上一次课讲到北大和清华的比喻,北大火了,清华就没落了,清华火了,北大就没落了,根据这个原理,如来藏学派就这样慢慢兴起了。如来藏学派的那批人,实际上是原来唯识的那批人,如来藏学派就是唯识学派的延续。

唯识谈「阿赖耶识」,如来藏学派延续了这个话题。他告诉我们,佛性的「觉」的状态叫佛性,佛性的「迷」的状态叫阿赖耶识。这句话似乎通达一切了,既把自己的理论依据和老祖宗的连了起来,又好像合情合理、符合逻辑。
但是我很讨厌这种两头倒巧的东西,就好像是把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生硬地扯在一起,叫什么新古典综合派。有什么事就说什么事儿,别再和稀泥,这种解释问题的方式极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大家听了课好像懂了,但还是有一肚子的疑问,不管是哪个老师在台上讲这些东西,下面的人还是不断地发问,如来藏和阿赖耶识到底有什么关系?

这句话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这个口号式的、宣言式的、标题式的理论毫无意义,实际上它就是在两个不同的层面解释问题。一个宏观经济学,一个微观经济学,它俩都是对的,但是千万别整这种和稀泥的东西,好像很容易懂,但实际上很糟糕。

但是如来藏学派的某些人就很喜欢,他通过这个东西把自己和唯识宗结合了起来,他就作为唯识宗的后继者而存在了。再加上原来的唯识和原来的中观实际都是辩论,辩论比较难学,这些弟子有没有人愿意学?有人愿意学,比如我,很多师兄也都愿意学,往后延续它也是可以的,但是主流佛教圈已经不再讨论这些话题了。

上回我们说到,在那个阶段主流佛教圈就是唯识。不过从公元八、九世纪往后,主流佛教圈不再关心这个话题。就像哲学一样,曾经有一个时代,哲学家们针尖对麦芒地讨论「哲学是什么」?但是现在哲学家已经不再关注这个话题了,已经不再关注那些说不清的道理了,现在哲学家要做的事情是让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好受一点。

05 禅宗传入中国

下面我们说「禅宗」。「禅宗」实际上早就有了,达摩祖师是梁武帝时代的人,但是禅宗真正火起来是在五祖和六祖以后。这是公元七八世纪了,和达摩的时代是有一点差异的。早期的禅宗没有太大名气,但它是佛教界的一股清流,讲的东西和别人不太一样,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达摩祖师是一个印度僧人,从广州登岸来到中国,他想找能成气候的弟子传播佛法,但是很难找,后来达摩到了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那个时候达摩很出名(如果不出名,怎么会有人千里迢迢去拜师?)在山洞一待就是九年,直到二祖找上门来。

而且二祖当时已经非常牛了,在全国都很有名气,达摩作为一个外国僧人,讲的又不是主流佛教圈的理论,但却非常火,说明什么?说明他讲的东西有道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明白达摩是高手!比如有一个人叫志公法师,是梁武帝身边的人,他曾跟达摩交流过,知道达摩是真正的高手。

禅宗不是谁发明的,禅宗就是佛的意思。对于那些不懂的人来说,禅宗是一个奇奇怪怪的东西。但是经过了达摩以及后来的五位祖师,到了六祖慧能的时候,人们终于接受了禅宗,禅宗在中国开花结果,大大地发展起来。

这个时候主流佛教圈还有很多人处在唯识和中观的辩论过程当中。禅宗来了,总要给禅宗安个位置吧?但是禅宗对这些辩论是没有兴趣的。

禅宗教法(例如棒喝,参话头等)的基本原理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佛性。我们本来是佛,如果我们本来不是佛,我们也无法成佛。

在我看来,禅宗应该分在如来藏学派,最主要的理论基础应该来自如来藏学派,这也和如来藏兴盛的时代是对应的。

06 中观与如来藏交融并存的时代

但是禅宗大师一定讲过很多中观的话,两边都讲这才叫大师。

最近几十年汉藏之间对佛法的讨论非常讨厌。总有人说「禅宗是唯识」,他想说什么意思?他想说,汉传佛教不如藏传佛教,因为唯识是藏传佛教课本上的手下败将。

「经过多年的辩论,中观胜过了唯识」这样的话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但是!你要明白这样的话术是落后的,他们的对手是1400年前就死了的人。别把他拎到现在,让他诈尸,然后简单地认为禅宗就是这样想的。

禅宗才不是那样想的,禅宗比这高明多了!

那些说「禅宗是唯识,藏传佛教是中观」的人,就是想证明禅宗不如藏传佛教,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如果我们谈禅宗,禅宗中一定是有大量的中观理论和如来藏理论。如果我们谈藏传佛教的高级阶段,比如金刚乘中,也一定有中观和如来藏。两边在理论上是对等的,如果没有对等,说明你学的不太好,请去哲学系回炉再造。

双方在见地方面是平手的,没有谁高谁低,但是在修行方法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禅宗传承有明确的禅宗传承味道,日本禅宗有明确的日本禅宗味道,藏传有明确的藏传味道,甚至于藏传的不同派别,都有不同的味道。

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我们要热烈拥抱这种各显神通的现象,我们欢迎各种不同的传承,各种不同的修行方法,我们要承担起传承这些佛教教法的责任。但是在理论基础上,在哲学和逻辑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我们是躺在厚厚的古人的功劳簿上的,这些东西是古人全部都玩过的。我们好像坐拥一个巨大的哲学图书馆,没有人有资格说谁好谁坏。

现在是一个中观和如来藏并存的时代。当你要谈什么是糖的味道的时候,中观会更注重谈「这个东西不是那个东西」,糖的味道不是盐的味道,不是辣椒的味道,不是酱油的味道。而如来藏更多的是强调你具备佛性,因此你能成佛。你要是对这些有兴趣的话,第一是看《法华经》,第二是看《宝性论》,这两部经里面充满了比喻,但《宝性论》是偈颂,不好玩,《法华经》是故事书,非常好玩。

当然你也可以看电影《公主日记》,更好看。总之都是讲同一个道理,有一个穷人,他的衣服里面缝了一个无价宝珠,他不知道自已有钱,一直过着穷苦的日子(喻指众生一直过着充满痛苦的日子),但实际上他随身带着一个宝珠,撕开衣服,他就能立即变成富豪。

这个就是如来藏学派,要见地有见地,要修行有修行。

07 回顾与总结

好了,这就是中观唯识和如来藏系列的内容了,现在我们回顾最初承诺的三个问题。

第一,如来藏学派说自己是唯识的延续,但是在我们看来,这个事情也没有那么必要。因为唯识宗的理论如来藏学派并没有谈出来,没有弘扬出来。如来藏学派跟中观派的辩论也没有像唯识那样火热。如来藏学派更像是信仰,同时又一句话解释清楚问题,它是个基石,可以参考我们多次提到的《法华经》。
汉传佛教中非常重视《法华经》,日本传承也非常重视《法华经》。我在日本看到大街上几个和尚,打着旗子,上面写着汉字「南无妙法莲花经」,走在最前面的一个人拿着锣,每走几步就敲一下,大家用日语高声念诵「南无妙法莲花经」。这就是他们的修行,上街走一圈,把《法华经》的题目报告给世人。
看到这个景象我眼眶湿润了。这就是古代和现代场景的融合吧!一群出家人,没有讲佛法,没有讲无常、苦、空、无我,只是讲《妙莲法华经》这个题目(相当于洗脑式广告,简短无聊又反复播出)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统?为什么这样的传统被延续了千年?是因为《法华经》在汉传中的地位太重要了!
《法华经》说的就是如来藏,我不知道后期的如来藏学派有没有发现自己家的宝库,总是听人说《宝性论》,却很少听人说《法华经》。但是《法华经》才是如来藏学派的起源,才是如来藏学派真正的宝藏!

第二,如来藏和中观已经不再辩论了。反而是今天如果有人谈如来藏,他说如来藏不是空性,佛性不是空性,他其实是没学好,他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如来藏学派绝对不会说,如来藏是真实存在的,也不会说如来藏不是空性的,(中观学派也一定会揪着你这个观点不放的)古人打完了仗,你不要再重打一遍,好不好?

如果中观师现在站出来,那么如来藏学派一定是满足中观师的诘难,不可能被中观师按在地上摩擦。反过来,如来藏学派说的东西也是中观派无法辩驳的,中观也只能对付一些唯识和如来藏的没学好的不肖子孙们。

在核心理论上经过几百年的辩论,他们互相是满足对方的。假如我是如来藏的老师,我要发表一个18分钟关于如来藏学派核心观点的 TED talk,舞台下坐了一批中观师,中观师他们是满意的。反过来,如果台上的是中观师讲中观,是月称的18分钟 TED talk,下面坐了一批禅宗大师,这批禅宗大师是满意的。他们是互相能够满足对方的,没有前期中观和唯识(也就是我们上篇文章所说的「北大」和「清华」)那种此消彼长的过程。

汉传在六祖慧能之后,藏传在阿底峡之后,这件事情应该是没再争议了,没再出现此消彼长了。

如果大家对后期的历史有兴趣的话,我们还可以谈藏传四大教是怎么来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不是中观与唯识这两个根本大法之间的差别了。

第三,后期的禅宗一定对中观和如来藏都非常地认可,它是建立在这两者基础上的。而前期的禅宗它也是满足中观的,也是中观大师,他们对这些东西很懂。

现在有些人喜欢说「禅宗是唯识」,持这种观点的人是要挑起争端,是要增强他的站在鄙视链顶端的感觉,我实名制反对这种说法。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