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lufeieth的thread
取消了好几个去年牛市末期订阅的信息服务,其实都没怎么看,趁今年偷偷自动扣款前取消。信息无限,欲望无限,但时间有限,精力有限。
塔勒布:数据过多的有害性,导致头昏脑胀,没空间清醒思考,而且容易被误导。
你越频繁地寻找数据,你会发现,你找到的噪声(而非被称为信号的宝贵数据)的比例就越高,噪声-信号比就越高。噪声和信号的混淆并非心理问题,而是数据本身所固有的问题。
原文引述:你越频繁地寻找数据,你会发现,你找到的噪声(而非被称为信号的宝贵数据)的比例就越高,噪声-信号比就越高。噪声和信号的混淆并非心理问题,而是数据本身所固有的问题。
假设你每年查看一次数据,比如股价、你岳父工厂生产的化肥的销售情况,或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通胀数据。再假设,当你观察数据的频率为每年一次时,信号-噪声比为1:1(一半噪声,一半信号),这意味着,大约有一半的变化是真正的改善或恶化,而另一半的变化来自随机性。这个比例是你每年观察一次会得到的比例。
但如果你每天查看一次同样的数据,那么这些数据的构成就会变成95%的噪声和5%的信号。如果你观察数据的频率以小时为单位,就像如今人们整日被新闻和市场价格变动的信息包围一样,那么这个构成就是99.5%的噪声和0.5%的信号。也就是说,噪声的比例是信号的200倍以上 这就是为什么爱听新闻(除了有非常重要的事件发生)的人离愚蠢的人也就一步之遥了。
看看报纸产生的医源性损伤。报纸每天都需要用一堆新闻填满各个版面,尤其是其他报纸会报道的这些新闻。事实上,要把事情做对,它们就要学会在缺乏有意义的信息素材时保持沉默。报纸篇幅有些时候写两行就够了,而必要时则可以写上00版-与信号的强度成正比。不过,当然,报纸要赚钱,需要向我们出售垃圾信息,而垃圾信息无疑制造了医源性损伤。
关于信息的杠铃策略:2行与200版
事实上,要把事情做对,报纸媒体就要学会在在缺乏有意义的信息素材时保持沉默。报纸篇幅有时候写两行就够了,而必要时则可以写上200版——与信号强度成正比。
获取信息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
塔勒布:
从生物学角度,在一个自然环境中,压力源就是信息。因此,信息过多意味着压力过大,超过了反脆弱性的临界点。
就像接受新闻的频率过高会产生问题一样,过多信息有害无益——每日接受过多的新闻和摄入过多的糖都会让系统紊乱。
获取信息跟获取食物一样,有时候需要通过断食来恢复身体的活力和头脑清醒。
信息就是刺激,刺激过于频繁会导致疲惫不堪。任何需要对外界出现的新信息做出快速反应的工作都是折寿的。
我们会在情绪上对噪声反应过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只看重大的数据或条件的变化,而忽略小的变化。
任何一个理智、头脑清楚、不人云亦云、不会淹没在数据的人,是绝不会将一个重要信号、一个生死攸关的信号看成噪声的,除非他急于求成、过度敏感,从而被其他信息干扰和迷惑了。
重要的信号总有方法触动你。
自然界中大多数顶级的捕猎者,大多数时间都是一动不动的,巨鳄大部分时间都是趴在水下 一动不动等待猎物,每天折腾不停吃草的几乎都是要被捕杀的猎物。
塔勒布:
欲速则不达。老子也创造了无为(即消极成就)的学说。
很少有人知道,拖延是我们的自然防御本能,是让事情顺其自然地发展、行使其反脆弱性的本能;它源于某些生态或自然的智慧,结果也并不总是坏的。
在生存层面,这是我们的身体自然地反抗任何强加桎梏和束缚的方式。
因为噪声而频繁折腾的脆弱推手:
塔勒布:
那些在公司里制定政策的人(入脆弱推手格林斯潘。现在应该是鲍威尔了)由于有一个先进的数据采集部门的支持,因此得到了很多“及时”的信息,结果却往往反应过度,将噪声当作信号,格林斯潘甚至会关注克利夫兰真空吸尘器的销售状况的波动,“以便掌握经济的确切走向”,当然,他的微观管理将美国经济拖入混乱的泥潭。
在商业和经济决策中,对数据的依赖导致了严重的副作用。你在数据中陷得越深,错误数据的比例就越高。我们很少讨论数据的一个属性,即大量数据实际上是有害的,即使是中等数量的数据也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