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讲《金刚经》笔记

2024年3月1日 下午12:15:20

解题

什么是金刚?

有一种说法是,金刚是传说中天神的武器。(天神又叫因陀罗,意为「王者、征服者、最胜者」,全名释提桓因陀罗(Śakro devānām indrah)合在一起即为「能够为天界诸神的主宰者」,即「能天帝」或「释天帝」,梵文汉译时为了符合汉语语序,就将原语序反转,译作「帝释天」。)

因陀罗的武器叫金刚,为什么?因为在印度的传说当中,天神的武器是无坚不摧的,它可以摧毁世界上所有坚固的东西,后来翻译的时候把它翻译成「金刚」。

在古代,人们在理解书名的时候,有一部分人理解成这部经是无坚不摧的。任何的痛苦,任何的烦恼,任何的染污,任何的纠结,任何的情绪,在《金刚经》面前都立即被瓦解,这部经就是「金刚」。

另一种说法是这部经能够摧毁「金刚」。认为这部经能够摧毁「金刚」的人,会把书名翻译成《金刚能断》,或者《能断金刚》。

你在汉文大藏经APP中也能找到其他的翻译版本,有看起来比它更简短,比它更精炼的版本,像是《金刚经》的上游;有看起来比它更啰嗦(但是那些啰嗦是有必要的),更深刻的解读,像是《金刚经》的下游。

我个人读佛经是比较放得开的,我什么都想读,有名气的没名气的都想读,但有很多人说「老师我没有那个时间看这么多东西怎么办?」那我还是推荐鸠摩罗什翻译的这个版本。

正文

  1.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什么是次第乞已呢?

有一个故事是说,佛的两个大弟子,有一个弟子只向富人乞食,另一个弟子只向穷人乞食。

只向富人乞食的弟子认为,富人反而是干坏事最多的人,骄奢淫逸的人,如果不趁着他们现在有钱、有条件的时候做功德,以后他们没条件了,更不会做功德,福报分分钟就用完了。所以他向富人乞食,趁富人有钱的时候让他们多多做功德。

只向穷人乞食的弟子认为,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他们前世没有做功德。所以这一世就很惨,他很心疼、很可怜这些穷人,希望他们能够做一做功德,来世过得好一点。所以供养出家人也叫做种福田,好比在田里播下种子,以后就有收获一样,在福德的田里播下种子,以后就会收获福德。

其他弟子们都懵了,两个人讲的都好有道理哦,这怎么办?

于是大家就去问释迦牟尼佛,说现在有两个学派,有两种说法,怎么办?结果释迦牟尼佛说:「这两个人都不对,我们应该平等的看待穷人和富人。」

说白了就是,穷人也很惨,富人也很惨,穷人有穷人的痛苦,富人有富人的痛苦,穷人有穷人的没福报,富人有富人的没福报,穷人有穷人的没智慧,富人有富人的没智慧,都是一样的。

你不能看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和财务收入,这是没意义的。佛对待这个问题就是平等、无差别。佛的做法是,挨家挨户的,不管富和穷,从创业路1号一直乞食到创业路7号,差不多就回家了。所以佛经上的词叫「次第乞已」。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仁波切说,整部《金刚经》他最喜欢这句话。这句话很真实,很有画面感。释迦牟尼佛吃完了饭,把他的钵洗了一下,把他的衣服折了一下,把他的脚洗了一下,开始上座了。

「洗足已」代表他这一天不再出门了,「敷座而坐」代表他要开始讲课了。因此,洗足是讲课的象征,甚至代名词。但是在几千年之后的今天,人们发展出一种迷信,对洗脚水的崇拜。

这真是仁波切说的,在藏地的很多寺庙,佛坛上要供一盆水,意思是供佛洗脚,供佛洗脚就是请佛讲课的意思。当然现在供的水不可能是真正的拿来洗脚的,供的水也肯定是洁净的,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那是什么。

类似的,比如供养的佛「华盖」(也叫床幡),其实就是伞,最初是为了遮阳,因为印度的天气非常闷热,在供养佛的东西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供养。不过,华盖只有有权有钱的人才供养得起,普通老百姓可能供养不起。

现在华盖这个东西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崇拜,变成了佛教的一种圣物。但道理和洗脚水一模一样,它们最初的目的都是为了表示对佛法的重视。

  1.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偏袒右肩」是古代印度的一种礼节,之后就发展成佛教的一种象征了。因为印度比较热,所以偏袒右肩是真正的把右肩露出来。

传到中国,北回归线以北的这些地区,由于天气比较冷,所以并不真正露肩,而是把最外面一件衣物只穿左边。你们注意看喇嘛的衣服都是这样,有一块红色的布或者叫披肩,甩向左边。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早期的「菩萨」是指在家的修行人,是对在家人的尊称。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来对在家人都非常好,对菩萨们都非常的好。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这是《金刚经》开端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接下来的整部经都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在解释这句话之前,我要先说一下长期以来我们对「善男子、善女人」的误解。

在现今的时代,我们有梵文版本的佛经、吐火罗的文物、汉文的翻译、还有日文、蒙古文、藏文的翻译等等等等。所以我们现在研究佛经都是多国语言对照的。

当我们开始多国语言对照的时候,会发现「善男子、善女人」,不是善良的男人女人,而是善良家庭的孩子们。我建议你们去看看《金刚经》的英文版,84000 App 里应该有(App Store/Google Play),他们的翻译就是 Sons and daughters of good families。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音译,如果意译的话叫「无上正等正觉」。这句话后面还会出现很多次,总之,它的意思是,善男善女们发了「上成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想要成佛的心,或者可以说菩提心就是想要度化一切众生的心。

  1.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既非菩萨。

菩萨摩诃萨这个词出现了。我们讲《心经》的时候强调过,这是什么意思?还有人记得吗?

萨就是Sattva,音译叫萨埵。梵文是一个词多意的(我们以前说过,Uttara有「无上的」意思,也有「北方的」意思),那么Sattva呢,有一个意思是「有情众生」,同时它又有「勇士」的意思。菩提萨埵就是发了菩提心的众生。摩诃是「大」的意思,摩诃萨就是「大」的众生或者「大」勇士。

摩诃萨实际上表示这些众生是与众不同的、非凡的众生,Amazing Sattva,哈哈哈哈。所以摩诃萨这个词我觉得它应该在早期用得非常广泛。本来菩萨是指在家人,在家人没有出家还来听课,所以跟别的没来听课的那些在家人相比,肯定就是与众不同的、非凡的、杰出的。

菩萨和摩诃萨并列在一起的时候,又好像在暗示摩诃萨没有菩萨高,有些人是菩萨,有些人还没有达到菩萨的级别,不过这些都是语法,没意义的。过了1000年过了2000年,大家还不是什么都不懂?还是讲一些哲学的东西。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这段是目前为止佛说的关于菩提心的第一个重要的点,如果我们把《金刚经》拿来考试,划重点,这是全篇的第一个重点。它就是在讲发心,但他讲到发心的时候,对众生做了一个分类,这个分类非常有趣,可能不止一个分类,可能是三个分类。

第一个分类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我们上次讲了,卵生就是昆虫、鸟类;胎生就是哺乳动物;湿生是古代印度人的一种认识,指一些众生是由湿气产生的,比如蚊子;化生可能更无厘头一点,比如莲花生大师,传说是在莲花中化生的。

第二个分类是:有色、无色。有色就是有身体,无色就是沒有身体,只有精神。

第三个分类是: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有想就是有念头,无想就是没有念头,我们之前的文章《三界》当中有详细的解释,包括后两个分类。

有一些故事,比如莲花化身。藏传佛教的鼻祖叫莲花生大师,他是在北印度的时候,一朵莲花打开,里面有一个baby,莲花化身。从文学的角度上来讲非常的美,但是从你要从宗教上比较的话,其实每一个宗教都是这样子的,对不对?每一个宗教人物都是化身的,包括释迦牟尼佛的出身,他妈妈是双手抓住树枝,释迦牟尼佛是从他母亲的腋下出生。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涅槃」这个词就是佛教发明的,指代你修行的最高的级别。 我们修行的目标就是为了涅槃,熄灭了一切的痛苦,熄灭了一切的烦恼以后就是涅槃。

所有以上这些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一种发愿,「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第二个重点。这个才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全都是在讲空性。

比如,我们以前说到《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全都是在讲空性。所以如果《金刚经》只跟我们讲,应该怎样降服其心?那就不是般若波罗蜜多了嘛!对不对。

因此般若波罗蜜多的重点就在这里,佛先告诉你,你要发愿灭度一切众生。

然后说「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上一节课教大家发愿,这一节课就说,即使你真的去做了这件事,按照你的愿,你真的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怎么灭度的呢?

比如说你成了一个某某佛,你讲课,弟子们言下顿悟,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都顿悟了,即使你做了这些,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实际上没有众生得灭度。所以我常说,没有比般若波罗蜜多更高级别的法,这个是最高,到顶了。因为它实际上是在说,众生就是佛,佛就是众生。

发展到金刚乘的时候,还有很多很细的东西。比如金刚乘的「金刚」就是从这个经上取的名字。金刚乘它会告诉你,烦恼即菩提(觉悟) ,有点像这样。

我们为什么说机器人不能成佛?因为机器人没有烦恼,机器人可以假装自己有烦恼,机器人可以假装爱上你,假装它很痛苦,但它是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没有烦恼它没有办法成佛,它也没有必要成佛,它也没有必要学佛,谁有烦恼谁学佛,谁有烦恼谁能成佛,谁有烦恼谁得灭度,是这样的。所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但是这句话也会被人误解成:从众生到成佛什么也没有变。这是因为你对现在的状态的理解都是物质化的,哪怕你说你现在心很烦,你想的也只是客观的心烦。你认为:哦,我心烦和我的头晕一样,它是一个物理状态。你并没有理解你自己存在一个「心」的状态。所以,从你现在到你成佛,你的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你的物理状态有可能什么也没变,是这个意思。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后面会反复的出现这句话,因为《金刚经》还是有一点点啰嗦,它会反复出现。

顺便说一句,「灭度」这个词是唐代人发明的,在唐代「灭度」是一个非常雅的词,表示证悟解脱。 不过现在人们一听到这个词就觉得有点可怕,好像要把人灭了一样,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1. 如是我闻。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就是金刚经给我们的第三个重点。

他要解释,为什么一个菩萨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但又没有任何众生可以灭度呢?因为众生的灭度是众生自己的事,这个就是无四相。

破「我相」

首先,我们普通人喜欢提的问题是:「老师,人相和众生相有什么差别?人不就是众生吗?」这里的「人」是「其他人」的意思。因为我们是凡夫,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有「我」,本来是无「我」,但凡夫以为有「我」,所以凡夫才会痛苦。因此,第一个「无我相」就是指佛教里的无我。

当你无我的时候,当你不再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你的烦恼就会解除,你就没有你现在想象的这些问题了。按照佛教的理论发展的顺序,其实讲无我,就讲完了佛教的全部,讲无我,就应该是一个人证悟成佛了。但是有些人错误的理解了无我,或者不一定是错误,也可能是基础款,入门款的无我,是什么呢?是「你不以自我为中心,而处处想着别人」所以你会看到佛教圈里有很多特别nice的人,特别好的人,好到让人讨厌。

你们有遇到过吗?比如一定要照顾你啊,一定要请你吃好吃的东西啊,不好吃的东西他一定先抢过来吃(刚才那个烂橘子赶紧给我拿过来,我要吃烂橘子,哈哈哈)对,就是他做什么事情一定都是对你特别的照顾,让你觉得很不舒服。然后点菜的时候一定要多点一点,怕你吃不饱,买单呢,一定要他买,买完单子以后告诉你这些东西不能浪费,让你打包带走,太讨厌了,是吧?就是这种。

破「人相」

就是当你开始修行「无我」的时候,你会很自然变成不以自己为中心,处处想着别人的人,但是那个「人」会变成你的焦点,你的修行变成你太执着别人的成就。

无我相是说「我」不是真实存在的,然后无人相是说人,也就是对方也不是真实存在的。你不要把焦点搞到别人身上去,你不要执着于别人的成就或者别人的幸福。

破「众生相」

第三个「众生相」就是只有菩萨才有的病了,因为菩萨要发愿度化一切众生,他不执着于自我,也不执着于他人,但他执着于一个新的概念,叫众生。菩萨因为有对众生的执着,所以没有成佛,这是第三个。

破「寿者相」

这个有点意思。有很多人说,寿者就是时间的意思,无寿者相就有点像是相对论了,没有时间。但是我说相对论也是有寿者相的,相对论只不过在说:寿者相是相对的。哈哈哈哈哈哈,是不是?

其实东方民族好像会特别追求这种东西,比如我们有净土宗,是研究西方极乐世界的,我们为什么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那里的人不会生老病死,它是永恒的,它是「常」的。所以你看,即使一个人他已经不再执着自己了,也不再执着别人了,也不再执着他作为一个菩萨的使命了,但他仍然会执着不变。当一切都是固定不变的时候,他是解脱的,或者他是幸福的。

因此,你可以把这个「寿者相」看成是任何短暂的东西的反面。打个比方,你现在去看言情小说,这个小说里可能会说:「我们不追求天长地久,只追求曾经拥有,我们只追求当下,以后的事情我们不去想。」为什么言情小说会这样说?因为这样说会让人感动,因为人们内心的本能是要追求天长地久的。好,这个天长地久就是寿者相,解释完了。

如果我们健康,我们会追求长寿,如果我们业绩上涨,我们会追求业绩继续上涨,如果我们现在在恋爱,我们追求爱情是天长地久的,是一样的。

于是真的有很多人认为:假如有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没有生老病死,那就是证悟,那就是最高的境界了。于是又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还要不要成佛?这些话如果要讲给净土宗的人听,乖乖,那今天不得了了……你看,如果人们这样想,那不就是障碍了他成佛了吗?

本来我要告诉你成佛是非常简单的事情,结果我现在告诉你要追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没有生老病死,那里跟成佛差不多嘛,那里没有痛苦嘛,你不就是为了离苦得乐吗?那里就是极乐世界啊,请往那里走啊,你突然就不想成佛了,改成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完蛋了,帮倒忙了。所以《金刚经》的四个锦囊,最后一个就是专治这种病的。

最后再讲一句,破四相是《金刚经》给出的成佛之法,也是般若波罗蜜多的精华之一 ,请大家熟记于心。这也是一面照妖镜,再有人提起佛教的见地,如果落在这四种病里的,就不是正见。

  1.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我们现在要讲布施了,同时佛也利用布施来讲一切。

什么是法?

「菩萨于法」中的「法」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最初的「法」是指我们一切修行的系统,包括佛教、印度教、基督教、科学、迷信;包括吃维生素、好好学习、上名牌大学、找一个好的老公;包括如何教育孩子,上MBA……所有的这些修行系统都叫「法」。当然有时候法用来指戒律,因为戒律也是一种修行的系统。

但是你想想看,有什么东西不在某个系统中呢?一个人一辈子所干的所有事情都是修行,只不过是在不同的系统中修行而已。如果你去练瑜伽,你就属于瑜伽系统;如果你特别饿,现在正在订餐,你就属于美团外卖系统;一个人做的所有事都是有系统的,我为什么要努力挣钱?我一定是臣服于某一个系统当中。

如何布施?

谈到法的时候,佛举了「布施」这个例子,用来指代一切的法。要怎么布施呢?佛提到了要「无所住」的去布施。无所住就是不执着。

《金刚经》是用唐代的白话文翻译的,它就是唐代人的正常用语,不文言,不掉书袋,不拽,不用专业术语,它里面说的「善哉」就是那个年代的口头语,指「很好,很好!」。那个年代「善」是一个很通俗的字,「好」反而是一个很雅的字,现在正好相反了。「无所住」就是当时口语里的不执着。

现代人讲经非要拽这些字,无是什么?无代表什么意思?讲一个小时;所是什么?住是什么?再讲一个小时;尤其是住,「此住非彼住,住是不住而住,住而不住……」,真讨厌听这种课。你只要知道无所住是不执着就可以了,佛后面会详细跟你讲怎么样不执着。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意思是,不执着于布施的色,不执着于布施的身,不执着于布施的香,布施的味、布施的触、布施的法。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就是不执着于相的布施。后人在概括这一段的时候总结了一个词叫「无相布施」。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这个我们可以展开讲一下,后世总结无相布施叫「三轮体空」,意思是有三个要点,轮的意思就是「点」。我们现在讲什么东西都是点,比如我们今天要讲一个东西,有一、二、三个 point。

总之你不要把这个事想得很复杂,三轮体空其实就是说有三个要点,第一是不执着于布施的「施」,也就是施者;第二不执着于「受」,接受的人;第三不执着于「所施物」,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这样。

所以,执着于施者,执着于受者,执着于所施物,这个就是「不」三轮体空的布施,那三轮体空的布施就是不执着于施者,不执着于受者,不执着于所施物,不执着于功德,不执着于这个东西能给对方带来的效用。

但这又回到我们经常谈的问题:如果我不执着于给乡村的孩子带来真实效用的话,那我还要捐钱吗?我不想捐钱了!

所以就要修行啊。

有两种错误,一种错误是不去捐钱,一种错误是捐钱的同时太过计较。那什么是中道?The middle way 就是我捐钱,但我不那么地计较结果。随缘捐,随意捐,Follow your heart。这就是佛说的:「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接下来这句话就非常重要了,佛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就是说两个人同样都捐了5万块钱,但一个人对结果非常的计较,对功德非常的计较,另一个人对结果不计较,对功德不计较,对施者不计较,对受者不计较,对所施物不计较,不计较的那个人所得的福德不可思量。甚至佛开始用一些非常夸张的比喻,这是大乘佛教的特点。

大乘佛教凡是讲到功德的时候就开始用非常夸张的、恨不得把你吓死的那种比喻。

佛问:「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佛接着问:「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东南西北是四个方向,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是古人说的四维,加上上下,合在一起是十个方向。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然后佛继续说:「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在这里,佛为了讲「无相布施」,故意问须菩提,虚空那么大,可不可以思量?这里的思和量是两个词,思是指宇宙可不可以想象?量是指宇宙可不可以测量?不一样。

接着佛说:「好,无相布施的功德就是这么大。」

看到这里我想请问大家,逻辑上佛是在强调无相还是在强调布施呢?

当然是在强调无相!

所以我说整部《金刚经》都是讲空性的,讲来讲去都在讲无所住,讲无相 ,只要你认识到无相,你的功德就像虚空那么大,跟你布施的几块钱没有关系。如果你讲布施几块钱,这就是有相,就执着于施者,执着于受者,执着于所施物,就变成了有相布施。

有相布施有没有功德?有没有福德?这段没讲,但它的意思是就算是有相布施也是有福德的,也是可思可量的。什么叫可思可量?有点像投资回报率,你计较相,计较施者、受者,所施物,那么你的投资就会有个回报率,总之都是可思可量的。越计较相,功德就越可思可量;越不计较相,功德就越不可思不可量。

这个就是《金刚经》。

当你再去布施的时候,你就要想:我不去计较这些,我的功德才是真正的大乘佛教的无相布施。绝对不是放5万块钱的鱼,点几个灯、供几个花,而是要证悟空性。所以布施不计较、不执着、不住,才是修行真正的波罗蜜多。供花供灯也是一样。

  1.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哇,一不小心就讲到重点了!古代人真的很注重这个问题——身相。

比如曹操,曹操一辈子自卑,长得不好看,对比谁呢?对比刘备、诸葛亮、周瑜,三个帅哥。古人注重形象,像曹操这样的就一辈子不敢当皇帝。

总之古代对一个男人来说相貌是最重要的。

但是佛经非常有意思,印度人就是让你搞不清楚佛长啥样,因为任何真实记录佛的相貌的东西,都是没有任何教育意义的。但是2000多年来必定有人会问,佛长啥样?佛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不是双下巴?是不是双眼皮?鼻孔大不大?嘴唇厚不厚?所以佛经里面详细的记录了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佛经里还讲,佛站着的时候,它的高和它的宽是一样的(仁波切说就像一只手提箱,哈哈哈)完全无法想象。还有佛的头顶有一块肉髻,这个可能是真事。但是这个肉髻看不到顶,什么意思?无法想象。他就是故意写这些让你无法想象的东西,所以不用去计较佛的相。

最后,「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否?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生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已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须菩提问佛,众生听了我们前面说的般若波罗蜜多的道理,真的会相信吗?这里是一个反问句。然后佛告须菩提,你不要这么说,如来灭度500年以后,真的会有人对我们刚才讨论的般若波罗蜜多生起信心。「以此为实」的意思是,他们会认为这些是真的,对这些是有信心的。

500年是一个形容词,佛经里写什么都是500,千万不要相信印度人的数字!尽管阿拉伯数字是他们印度人发明的,十进制是印度人发明的,印度人确实很了不起,但是他们的神话故事就是这样!说皇城有500米宽500米长,里面有500个房间,皇上有500个妃子,每个妃子还生了500个孩子,他们就是这么喜欢500。但500岁只是一个形容词。

但是无独有偶,龙树恰好生活在佛灭度后大约500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佛经预见了龙树。龙树是一个很有名的人,我们今天可以在这里讨论佛法全都和龙树有关。

不过关于龙树生活在如来灭后 500 岁的问题又有一种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这些讲般若波罗蜜多的经都与龙树有关,这些经典都是在龙树的时代成形的,而在那之前一点点,比如佛灭后400年左右的那一代大乘行者们,实际上都包括在佛的预言之内。

而且这个预言非常的巧妙,因为这个时候正好有人问:真的有人会信这玩意吗?

佛就说你不要乱讲啊,等我死了500年以后真的会有人信(我没有觉得死这个字不恭敬,佛谈自己的时候就是用的死)。恰恰因为佛灭度后的第一个500年,人们虽然也探讨大乘佛教,但当时并没有形成大乘佛教的气候,而是花了500年的沉淀和积累才满足了这个条件,所以是不是佛经预言了龙树本人并不重要,但佛一定预言了大乘佛教的兴起。

接下来佛说,如果这个人能生信心并以此为实,不仅仅包括公元纪元左右龙树那伙人,也包括我们现在的人,那么这个人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不是在一、二、三、四、五个佛的时代种下了善根,而是在无量千万佛的时代种下了种种的善根。

这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

比如我们现在线上或者线下的同学加起来有几千人,这么多人当中,真正对般若波罗蜜多理解体会、生起信心、以此为实的人有几个?其实是不知道的,所以相信般若波罗密多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这里佛经中开始赞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下一句:「何已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就是「为什么?」的意思。佛说,为什么这个人能够生起信心,并以此为实?是因为这个人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个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的核心课题之一了

在之前的课上我们已经讲过了什么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可以把它看成是4个阶梯,4个累进式的心理疾病。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点都很难,但是它的理解方式是逐步递进的。你先理解第一个,再理解第二个,再理解第三、第四个。

前面四个是递进关系,后面又补充了两个「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什么是法?

什么是法?「法」是印度文化的一个很基本概念,所有的「系统」都叫法。**法有一点类似于自然运行的法规,自然运行的准则——我们不做任何的规定,到了中午我们自然就会吃饭。**和法相对的是「律」,律是指刻意去做。比如我们规定今天中午不吃饭,大家遵守不吃饭就是律。讲法的人是要揭示事物的本来面貌,揭示自然运作的规律;讲律的人是让你刻意学习、练习,受到制约。二者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叫法律。

科学也是法,宗教也是法,诸子百家也是法,都是不同人对宇宙和人生的不同理解。无法相,是指不执着于任何一个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

举个例子,我有好多学中医的朋友,当他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会时不时地 diss 一下西医,因为西医和中医的理念是相反的,西医建议你做的东西是中医坚决反对的,而中医建议你做的一些事情是西医坚决反对的。

比如在疫情期间,你问中医:我现在发烧了,怎么办?这个时候几乎每一个中医都会告诉你,不~要~着~急~退~烧~,因为在中医的系统里,发烧是不会致命的。当他说不要着急退烧的时候,每一个患者听了都会不开心,因为你就是为了退烧才找他的,结果他说不能退烧。

这个时候我就觉得有一些中医,他们传承传统文化当然是好事,但他们更多的是要理解现代人的想法。病人在此时此刻也没有别的需求,就是问你怎么退烧?你就告诉他,想吃布洛芬也可以,但是要注意出汗,如果吃完布洛芬出汗过多伤身,再来找中医救济。

所以,观念的不同会导致行为的不同、治疗方法的不同,这些就是法。

但是很多中医的朋友,他们有可能太执着于法了,就会开始批判和否定他们的对立面,或者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有些人,学中医的那段时间非常执着中医,这不能吃那不能吃,每天强迫自己十点前睡觉等等,对中医的「法」有很多的执着,结果某天得了一个病没治好,就再也不相信中医了,从此以后又执着于「非法」。懂这个意思吗?这就是「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我们身边有好多这样的例子,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现在叫人家牛夫人,以前觉得这个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没过多久就恨他恨到骨头里,就是这样。

  1. 何已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其实就是执着不执着的问题。

佛教要跟大家说的是什么?就是不取。「取」就是执着,「住」也是执着,同一个意思。取和住其实是语言传播一两百年来的演变过程。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释迦牟尼佛对他的弟子说了一个比喻:我们讲的佛法就像是一只过河的船(筏),一旦过河,船就必须舍弃。所以佛法也是要舍的。

  1.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如来与凡夫的差别在哪呢?如来与凡夫的差别,我们把它概括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指佛证到的果,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

这里涉及到一个翻译的问题。在鸠摩罗什翻译佛经的时候,他习惯使用唐代人能理解的语言,但是玄奘喜欢用音译。因为玄奘认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词的意思非常丰富,但是翻译成中文就没有那么多丰富的意思了,于是他规定丰富意义的不翻、秘密意义的不翻,表示尊敬意思不翻等等。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能找到很多玄奘用音译,鸠摩罗什用意译的例子。但在这里,鸠摩罗什用了音译,正好反过来了。

2600年前,佛(Buddha)的意思就是「觉」,一个字搞定。我觉了你没觉,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到第二代人他就山寨你,印度满大街宗教师都说,我是觉者;于是佛教徒只能说,我们这个叫「正觉」,其他人不是「正觉」。

再往后人人都说自己是「正觉」,于是佛教说我们是「等正觉」(「等」在唐代的语言应该是first class 的意思)。

再往后几百年「等正觉」还不行,必须是「正等正觉」;再往后几百年,又演化成「无上正等正觉」……到「无上」这一步人们基本上就觉得不必再加了,已经明确的告诉你「无上」了,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如来问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说,如果我理解没错的话,没有一个法是固定不变的。

这一点也是佛教非常精彩的地方——无有定法。

接下来,「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佛真正想让你明白的那个东西,它是说不出来的,只要说出来了就会遭人误解,所以禅宗发明了一句话叫「说似一物即不中」,就是这个意思。

你问证悟到底是什么?他说证悟就像喝一碗水,证悟就像你第一次尝到糖的味道,随便比喻,而这些比喻是为了让你明白,证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但是这个东西又被大家误解为证悟就是糖,然后要把糖的某种特质分离出来,比如说证悟就是快乐,于是大师又得给你解释什么是快乐,最后大师自己学乖了,总结一句话叫「说似一物即不中」——只要你说是什么,就一定不是那个东西,所以不用再说了。

还有一层意思,佛法确实有 84,000 种法门,大量不同的教法,有时候说不要杀生,有时候说要持戒,有时候说内观,今天内观的课程一定比《金刚经》的课程更火,看内观禅修的 APP 有多火就知道了。但是佛并不想让你认为这个东西是一个定法,是固定不变的,它不是真理,不是通往解脱的道路,通往解脱的道路恰恰是要不断地破除这些东西。仁波切也经常说,人类历史上没有另一个宗教讲过这种话——「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

这还不算厉害的,后面还有更厉害的。后面佛问须菩提,我这几十年有讲过啥吗?须菩提说,如果我理解没错的话,你这几十年啥也没讲。(这就是弟子,佛教都养了一群白眼狼哈哈哈)佛说,很好,善哉。

我追随仁波切之前也听过很多大师说,佛法是不可说的。但什么是不可说?他们说,不可说的意思就是它太神秘了,太神圣了,太难了,太复杂了。通常都是这么讲的。但仁波切有一次解释说,不可说的意思是,语言太容易产生误解了,语言太容易产生混淆了,是没有办法说清楚的。但并不代表它是一个神秘的、你无法理解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一个非常容易理解、非常容易接受的东西。

所以「不可说」又变成了只要你懂了,你可以随便怎么说。你可以拿《公主日记》当佛法讲,《流浪地球》当佛法讲,什么东西你都可以拿来当佛法讲。所以「不可说」不是让你不要试图去解释佛法,你明白吗?尤其是现在,有很多人上了佛法课以后就不敢讲话了,怕造口业,最后只能念阿弥陀佛,说念阿弥陀佛不造业,毕竟这是人家名字,除了念阿弥陀佛其他的都造业。其实,当你明白它真正的意思是不要执着于任何语言的时候,任何语言都可以说。

有为法和无为法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这一句也是《金刚经》的一个重点,经常被人拿出来说。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是在谈圣人和凡夫的差别在于他们有没有谈无为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圣贤,哲学家康德是圣贤,天文学家布鲁诺是圣贤,孔孟老庄是圣贤,如果他们是真的圣贤,就和他们有没有谈无为法有关。

什么是「有为」什么是「无为」?从问题上来说,你要问的这个问题是不是究竟的问题?相对的问题就是我们说的有为法,究竟的问题就是我们说的无为法;但从答案上来说,是指你有没有揭示空性?揭示是空性的,就是我们说的无为法。其实任何一个道理,任何一个东西,只要你觉得那个道理很有用,屡试不爽,深信不疑,你就要小心自己正在把它当成一个究竟的道理,它正在成为你的一种执着。

举一个例子,佛教相不相信有上帝存在?

佛教对这个毫不感兴趣,如果你说有,那就有好了;如果你说上帝住在天上,我也没问题;但是如果你说上帝是人类的主宰,问题就来了,什么是主宰?如果你说是主宰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佛教就不同意了。比如奴隶主宰了奴隶的命运,但是为什么有的奴隶被杀,有的奴隶没有被杀?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也许他表现好,也许命大,或者有很多别的原因,或者因为一个巧合导致他没有被杀等等,这些就是因缘了。

究竟意义上我们只会谈因缘决定了你的命运,或者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决定你的命运,二者只是语言逻辑上的不同,究竟意义上我们只能得到这个答案。但如果你说究竟意义上,是上帝决定了我们的命运,这个佛教不同意。

你说上帝是天父没关系,你是上帝的小羊羔没关系,随便你怎么说,佛教对这些东西并不关心。

佛教并不关心宇宙是上帝造的还是大爆炸产生的,佛教只关心你的痛苦是从哪里来的,是来源于你不明白你的命运是因缘和合的,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条件才产生你现在的状态,这个就叫「无为法」。

  1.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性空唯名

我们在前面的课上说过,整个《金刚经》的论调,整个《金刚经》的学术氛围,都可以用「性空唯名」来概括。它说到每一件事情,都会说那个东西没有它的自性,只有它的名字,所以它说福德的时候也要加一句,说没有福德的性,只有福德的名。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如果有人真正领受了一句话一段话或者四句偈颂,再去给他人说,所得到的福德远远超过前面,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珍宝都布施供养的福德。为什么呢?「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后面这一句也是补录的:「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他讲到佛法又要讲一遍,有点像 footnotes。在所有名词后面加一个footnotes。这里的福德不是实有的福德,是故如来说福德多。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又加一个 footnotes,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这是《金刚经》的特点,一直不停地给你灌输「性空唯名」的观念,但除掉这两个字的 footnotes 以外,这段话的逻辑是非常明确的。一个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去供养布施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多。但是一个人如果从这部经里面受持一偈一颂,为他人说,得到的福德远远超过前面的福德,这是这句话的完整意义。

  1.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否?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讲这一段前先科普一下,佛教分大乘、小乘、金刚乘。

当今世界,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地的主要传承还是小乘佛教,但是小乘佛教最兴盛的时期实际上是在佛在世以及佛灭度后的第一个五百年。
小乘佛法认为,修行是有次第的,也就是有阶段性的成果,修行的第一个 milestone 是须陀洹果,你要先得到第一个成果,再依次得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在须陀洹之前你和普通人是差不太多的,但是一旦得到须陀洹果,你就不再只是精进修行的普通人了,而是一个须陀洹了,所以须陀洹是第一个果。第二个果叫斯陀含,第三个果叫阿那含,第四个果叫阿罗汉,全是音译。

如果我们要讲一点佛教的历史,我有一个体会就是,这四个东西应该属于当时人们的四种追求,因为当时宗教林立,有很多很多小的宗教师,他们觉得自己通过戒律和禅定的修行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可以教课了,就好比你去报一个培训班,培训班总会告诉你结业的时候你拿到的是一个什么证书,当时有一些宗教师教须陀洹,有一些教斯陀含,有一些教阿那含,小乘佛教把这些安排了一个次第,并总结在一个框架之下,这个框架的最终目标是阿罗汉。

因此,佛教里面说前三个叫「有学」,阿罗汉叫「无学」,意思是你修行到了斯陀含还不能停下来,必须继续努力精进,否则你就不能解脱,但是到了阿罗汉你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学了,已经到顶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小乘佛教认为阿罗汉是真正解脱的人。而大乘佛教等于再往前进了一步,告诉大家阿罗汉也不是解脱,只有佛才是解脱。

须陀洹是一个什么样的果位?多半跟戒律和禅定有关,须陀洹禅定的功夫一定很深。须陀洹是梵文单词音译,这个词真正的意思是「入流」。有一种解释是,得了这个果位以后就不再是凡夫了,而是「入了圣人之流」。但是我对这一类的东西有一点儿天生的警觉性,总觉得这是人们编的(哈哈哈)。

如果以后更加开放,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研究佛教历史和佛教文献,好像现在中国社科院就已经有一些梵汉对译、梵藏对译的科研项目,希望将来他们能更好地解答「入流」的意思。

现在讲一下「无所入」。整部《金刚经》都在说「无所住」、「无所入」。你想入圣人之流,那什么是圣人呢?圣人也只是我们创造的一个概念,所以,入圣人之流其实也是无所「入」的。这句话就是这样。它后面又说,「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入流的另外一种解释,和《心经》里的「无色声香味触法」意思差不多。

初果的解释就到这里了。

接下来从这个地方开始,引入了《金刚经》最著名的句式:「佛说须陀洹,非须陀洹,是名须陀洹」,从这里一直到结束,这种句式会反复出现。

下一句,「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佛问须菩提,一个证悟了斯陀含果的人,一个拿到斯陀含毕业证书的人,他能不能这样想:太棒了,我今天得到了斯陀含的证书耶!能不能去庆祝?能不能订蛋糕?能不能开香槟?「须菩提言:不也,世尊。」须菩提回答说:「不能,斯陀含不能开香槟庆祝。」为什么?因为「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一往来」是什么意思?有一种说法是,他证得「斯陀含」果位的这一世是他的倒数第三世。也就是说,他下一世做天人,再下一世回到人间,证悟成阿罗汉果,获得解脱。如果没有证悟斯陀含,他做了天人可能又堕入地狱,来来回回很多次,如果证悟了斯陀含,就不会来来回回在轮回中流转了,只往来一次就解脱了。

这是第二果。

接下来,「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所以,证悟阿那含意味着现在是他的倒数第二世,他下一世做天人,从天人直接证悟阿罗汉果,「不来」就是说不再回到这个人间了。

这是第三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阿罗汉」就是直接解脱,没有来世,「此生已办,不受后有」,这是第四果。

第三果有一次来世。第二果有两次来世。初果没有说有多少来世,但初果进入了序列,可以想象初果的来世是有限的。我们假设初果还有100个来世,那么做50次天人再做50次人,就可以证悟阿罗汉了,就这个意思。没有证得初果的,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解脱,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继续流转。

前面就是这样,大体上都是排比句。

须菩提的解释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言简意赅。比如「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来」没有真正的来,「去」也没有真正的去,「入流」没有真正的流可入,「证果」也没有真正的果可以证。(龙树的中观里面也讲「不去不来」,它跟《金刚经》成书年代差不多)

最后一个果位是阿罗汉的果,「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也就是说,我们这场修行真正的胜利是什么?没有一个胜利的果在那里,没有一个阿罗汉果可以得到,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叫做阿罗汉。按照我们现代人的讲法就是,只不过是回归到你真正的自己。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当阿罗汉拿到阿罗汉证书的时候,当佛跟阿罗汉说他证得了阿罗汉果的时候,他很开心,他回家喝香槟庆祝了一下(阿罗汉能喝香槟吗?不能,阿罗汉受戒了,Mojito 有不含酒精的,可以喝不含酒精的 Mojito)。

有一天,阿罗汉打个电话给妈妈说:「妈妈,我今天证得了阿罗汉果,是不是值得庆祝一下?不能喝有酒精的饮料,因为有戒律,所以我可以喝一个没有酒精的 Mojito 吗?」妈妈告诉他说:「你要是这么想就完了,这么想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我们前面有讲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种都是执着。

  1.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这些是其他的佛经里佛对须菩提的称赞,称赞须菩提是「无诤三昧」。对于「无诤」也是有很多讨论,有种说法认为「诤」是争辩,意思是须菩提不跟别人争辩,不搞人我是非,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那啥(哈哈哈)。

「三昧」其实就是禅定的「定」,是三摩地的另外一个翻译(注意,三摩地不是奢摩他,奢摩他是「止」,是一种修行方法,是一个工具,三摩地是「定」,有止三摩地和观三摩地)。

当时印度人的修行是以禅定为主,有很多种不同的定,我得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你得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定,我跟一个师父学定,这个师父总得告诉我修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佛经里面讲了很多种不同的定,然而大乘佛经,就是玩这种东西,就把它踩在脚下摩擦。不是这本经,但可能有一本大乘佛经里面会密密麻麻地讲各种三昧,什么宇宙第一三昧,地球第一三昧……取各种三昧的名字,嘲笑这些个三昧,意思是这些三昧也不是真实存在的。

这是大乘佛教的一种玩法。

这就像是在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发展的500年间,人们非常崇拜舍利弗和目犍连的话,演化出《阿毗达摩》这样的佛经,认为舍利弗和目犍连说的话才是佛真正说的话,大乘佛教偏偏就要 diss 那些东西。大乘会说,佛讲课时参会菩萨名单就有谁谁谁,谁谁谁,说了 10 页纸,为什么呢?为了淡化目犍连和舍利弗的位置,你们总是说舍利弗说了什么,目犍连说了什么,对,他们两个是很伟大!但是后面还有1250位菩萨!

这是大乘佛经的一种手段,他在 diss 你,他在故意惹怒你,故意让你惊讶,为什么有那么多菩萨?为什么菩萨的名号那么多?当你尊敬舍利弗一个人的时候,他就告诉你要尊敬1250个人,举手的、不举手的、哭的、笑的、抠鼻屎的……你得尊重所有这些菩萨,这些菩萨都和舍利弗、目犍连一样在现场听课,就是这样。

所以,大乘佛经很厉害,一讲到这些「三昧」的时候,他就开始 diss 这些东西。

「离欲阿罗汉」,也是别的佛经中佛称赞须菩提的。「阿兰那行者」,「阿兰那」梵语译为寂静处,「行者」即修道者,「乐」是意乐的意思,「乐阿兰那行者」就是那些喜欢寂静,离群索居,独自修行,闭小黑关的人。

而这些东西都是大乘佛教 diss 的对象,意思是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叫做「乐阿兰那行」,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叫「无诤三昧」,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叫「离欲阿罗汉」。

整体上来说,这一段经文的句式是《金刚经》的经典句式:「佛说什么,非什么,是名什么」,「佛说阿罗汉,非阿罗汉,是名阿罗汉」,「佛说乐阿兰那行,非乐阿兰那行,是名乐阿兰那行」。如果要取个名字,就叫「性空唯名」。

  1.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和前面的说法是一样,前面问,阿那含是不是真实的?须菩提回答,阿那含不是真实的;阿罗汉是不是真实的?须菩提回答,阿罗汉也不是真实的。在这里佛又问:佛「证到」东西也不是真实的吗?须菩提还是回答:「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佛法的基本框架:苦集灭道

《心经》里对此会更快地带过,说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就这一句话。

只不过《金刚经》里把它展开了说。苦、集、灭、道,是佛讲的第一次课,我们现在也把它看成整个佛法的基本框架,所有其他复杂的教法我们都能把它归到苦、集、灭、道里面去,但是《心经》说连这个都没有——「无智亦无得」,即没有所谓佛的智慧,也没有所谓佛修行的成果。

《金刚经》里的「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就有点像《心经》里说「无苦集灭道」;《金刚经》里说没有须陀洹、没有斯陀含、没有阿那含,没有阿罗汉,佛也没有所得,相当于《心经》里的「无智亦无得」。

全部串起来了。

简单解释一下燃灯佛。释迦牟尼佛是人类历史记载的佛,对小乘来说只有这一个佛,但大乘和小乘是不一样的。对大乘来说,有很多很多的佛,而且大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是:你要想成佛,你得侍奉佛。所以佛经里面写,在佛给某人授记的时候会说,某人在侍奉过一亿个佛之后成佛。(授记的意思是,预言你在未来成佛。)

这里有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从某一个层面上来说,好像是佛在给你授记;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又在告诉你成佛是遥遥无期的。你想想,他要碰上一亿个佛?怎么碰?到哪去找?不是佛经里说好了下一个佛要过90多亿年才来吗?所以它既有很令人兴奋的一面,又让你感觉这是一个无法期待的事情。

原则上释迦牟尼佛在那一世是燃灯佛的弟子,他从燃灯佛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在这里,佛问须菩提:「于法有所得不?」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就是说什么也没学到。

接下来「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又有点麻烦了。因为在大乘佛经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就是每一个佛都有自己的领地,有自己的佛土(也翻译成佛国)。比如我们在浏览一些名胜古迹的时候会看到什么佛国,就是这个意思。净土、佛土、佛国,都是同一个词的不同翻译。大乘佛教认为,佛有佛的净土,菩萨有菩萨的净土,比如说普陀山就被认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净土。

「庄严佛土」,庄严这个词也容易让人误解,它应该是唐代一个很普通的、很口语化的词,一定程度上有「建设」佛土的意思,我们现在把它理解成「装扮」也可以,翻译成英文是Ornament,或者是Decorate,装饰。

好了,这个就是佛土的意思,但是这个事情不是那么的重要。比如在中国有四大名山,其实就是指四大菩萨的的道场/净土。普陀山是观音菩萨,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峨眉山有普贤菩萨,九华山是地藏菩萨。每一个山的故事都不太一样。其中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是被传颂最多的,影响力最大的,最让人信服和崇拜的,甚至很多藏人都有朝拜五台山的惯例。

所以这里是问须菩提,说:「菩萨庄严佛土不?」有没有真实存在的佛土?然后须菩提回答世尊:「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前面不是说菩萨要如何生心?整个《金刚经》的开头都是从如何生心开始讲的,对吧?那么菩萨要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住生心

好,今天能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就已经要花费很多时间了。

《金刚经》出名还是因为五祖弘忍和六祖慧能。六祖慧能大字不识一个,也没受过高等教育。不过说他完全没受过教育也不对。实际他从广东走到湖北黄梅也有好几年的时间,所以他并不是直奔黄梅去的,有点类似于游学,他每游历到一个地方,就在庙里干活,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志愿者、义工对吧?一边干活,一边研习佛法,所以他还是懂一点东西的。但是这些东西都没有被记录下来。

书里只谈了他在五祖弘忍座下听《金刚经》之后言下大悟获得衣钵这件事,所以《金刚经》就爆火无比,大家觉得《金刚经》是一部能让人明心见性,成为六祖慧能的佛经。但是,六祖慧能实际上只学到我刚才说的那里。「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后面的部分六祖慧能都没有学。他听课只听到「因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就言下大悟了。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无所住而生其心」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也是《金刚经》最重要金句Top3。(另外两个不用我说吧,一个是梦幻泡影,一个是不以音声求)
//我现在理解「心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不执着任何现象,只分析条件的可能。见山不是山。

好了,那么现在对这个事情又有很多的误会。就误会在生其心这个问题上,很多人的问题是:「无住怎么生心?」我的妈呀,问题一问出来,完全就是误读了这些话。其实并不存在无住生心这个东西。

这方面中观派讲的比较多。《心经》也好,《金刚经》也好,所有般若波罗蜜多都告诉你,并不真的存在这些东西。比如佛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是一个话题,告诉你并不真正存在你认为的「那个东西」,并不存在佛果、并不存在阿罗汉果、并不存在菩萨庄严佛土。

「无智亦无得」是另一个话题,并不存在佛与众生不同的智慧和佛与佛修行的所得,对吧?所以它这里要告诉你的是,并不存在真正的心。这也是佛法课难讲的地方。

我们之前一直说「心」是你和机器人唯一的不同。我们讲各种各样关于「心」的话题。是的没错。 佛法课就是会被人总结为「心」、「心无」、「心是明」三个阶段。 但是这三门课必须分开讲,不能说一节课前40分钟讲的是心,接着就讲「心无」。

这有点像说把大象关进冰箱分几步?然后过一会又问你森林开动物大会,只有一个动物没来,谁没来?大象没来。为什么大象没来?大象不是刚刚被你关冰箱里吗?跟这个笑话一样,佛法课就被搞成这个样子了。

对,你现在听到的《金刚经》可以被算作「心无」这门课的基本的纲领。所以我们现在讲的是「心无」,「无住生心」就是在解答并不真正存在心,因此不存在生心,更谈不上怎样生心。

如果你要问「无住怎么生心」这种问题,就像是把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拉到一个层面来硬问,没有这样的问题,没有「无住生心」这回事。心是我们的一种幻觉。

无住

从另一个层面上,我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告诉大家什么是「无住」。无住就是不执着,过境不留,就是这个意思。不要去执着那些东西,就像我们以前经常会讲「安住当下」,但又会有人问什么是当下?后面的《金刚经》里会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因而没有当下。在你意识到当下的那一刻,当下已经不存在了,当下已经过去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当下,所以安住当下的意思就是什么都不安住。

我记得我以前在一个音频里说,一个运动员在要上赛场争夺奥林匹克金牌之前,如果他很紧张,你要怎么劝他?实际上你是可以有一些不同的话术的,那些话术看起来是完全相反的,但最终都是为了让你不紧张。

有一些话术是靠贬低对手,比如「其他几个选手的比赛我都看过,他们根本就不行」;另外一些话术是靠给你信心,比如「你就是种子选手,我看过你八字,你的八字上写着今年会得奥运金牌。」你不能说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不好,对吧?

语言就是这样的矛盾,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说「安住当下」有的时候我们会说「无所住」,就是这个意思。相似的话术还有「没有答案就是答案」、「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等等这样自相矛盾、但又特别有意义的句子。当你真正无所住的时候,当你真正安住当下的时候,你就能明白证悟者与我们的不同在哪里,你的心该何处安放。
//此类语言没有道理,但有重力,可以扭曲事物。现象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境随心转。境随条件变化。

仁波切讲中观,下面有一个人提问:「仁波切,三千大千世界怎么从空性中生出来的?」然后仁波切说:「你好像没听懂这门课,这门课一直在讲的就是无生。」并没有一个心被生起来,对吧?

但是又回到前面的问题,既然须菩提的问题是要让世尊为善男子、善女人解答,我们要如何发菩提心?如果又说「心」并不真正的存在,那该怎么办呢?那么老师会告诉你,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的工具:一是你要发愿一切众生都能解脱,这个是你要刻意去做的;另一方面,你又要把这些东西都当成不是真实存在的。不要执着于法,不要执着于相,不要执着于这里面的任何东西。

如果一个人的状态是:「老师我觉得菩萨好苦,我觉得发心好难,我发不出来心,我一想到要去度化一些众生就觉得好累、好难。」说明你缺乏空性的见地,你缺乏刚才说的这些,「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你缺乏《心经》里说的「无色声香味触法,无智亦无得」。

如果一个众生的状态是:「老师,我觉得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需要我度化?根本不需要我度化,众生都是自证解脱,我也帮不了他们,我躺平就好了」这个也是一种问题。如果是中观宗会说:你对「躺平」太执着了。不应住「躺平」而生心,不应住「无为」而生心,对吧?哈哈哈哈。总之就是你的空性观的还不够。还有一些老师会说:你缺乏慈悲。

慈悲

慈悲是一种觉知。打个比方,我们都吃得下去肉,但是我们都不愿意去看屠宰场,对吧?我们吃猪肉吃的很香,也知道肉是从哪来的,但是我们不愿意去看这个过程。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在吃的时候缺乏觉知。

现代社会有太多年轻人都是这样的,心理学上的「空心症」,他没有生存的意义,他没有活着的意义。对,所以对于这些人怎么办?真的很难,不知道怎么办。也许宗教是一个办法。

总结一下前面的问题,善男子善女人要如何发菩提心?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发愿度化一切众生,这个发愿可以有更偏宗教的玩法,你要刻意的发愿,刻意的做;另一方面就是观空性,当你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感到烦恼,感到焦虑的时候,那就说明你没有放松,你还是执着于眼耳鼻舌身意。

14)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这一句又是一个标准句式:什么什么……佛说非什么什么……是名什么什么……。我之前跟大家说过, 大乘佛教所有的理论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性空唯名」、「虚妄唯实」,「真常唯心」。

破除概念

「性空唯名」这四个字怎么来的?就是按上面这个标准句式来的。《金刚经》一直在说什么东西,非什么东西,是名什么东西。就是本质上没有,但是有它的名字。

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比如「用户」,我们说需要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也可以说成用户,佛说非用户,是名用户,对吧?哈哈哈。SEO(单一产地咖啡)佛说非SEO,是名SEO。

这些概念都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对吧?但是概念很有用。一个东西只要能形成语言,它就已经被概念化了。只要我们用来交流,传播,希望把某件事情传达给对方,对方能够理解,我们就是在概念化。一旦我们做了概念,我们就有了取舍。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很喜欢「比喻」,我也很擅长用「比喻」。大学打辩论赛的时候,对手讲了一个事先准备好比喻,我突然发现我可以用他的比喻来反击他,重新改装一下这个比喻,再打回去。结果就得了最佳辩手。但是平时在上佛法课的时候,我经常发现我打了一个比喻,但对方问了一个问题,然后我这个比喻是解释不了他的问题的。

所以比喻有可能会误导对方,尤其是如果当事人不在场,这个比喻又被人转述了一遍的时候,有可能会让原本想要传达的意思完全变味。比如「一切敌人都是纸老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应该是说,敌人表面上看起来强大,但是实际上是不堪一击的,对吧?但是这种东西就很难传达,因为有一半的人听到这种东西可能会轻视敌人;而另一半的人听到这个事情可能会认为纸老虎的意思是他原来是纸做的,但现在是老虎,可以吃人;还有一种理解是,纸老虎是无中生有的,一切敌人其实并不是敌人,一切敌人都是假想敌……你看,随便讲一句话就已经有各种解读。如果你非常无聊并且又缺钱的话,你甚至可以就「纸老虎」这件事情写一本书。

只要你去概念化一个东西,你就会有取舍,你保存了其中的一部分,就会丢掉了另一部分,迟早有一天它会暴露出问题。所以我们要去除这些概念,不要执着这些概念。而《金刚经》一直在用尖锐刺耳的声音破除你的概念。

这里举了须弥山王的例子。「须弥」一词原是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 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须弥山王是指身体像须弥山那样大的人。佛问:这个人身体大吗?须菩提回答,非常大,但是佛说非常大的时候,实际上是说「身非身,是名大身」。当我说某个东西很大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执着于这个东西的相,不应该执着于它的概念。把它换成用户也是一样的。老板问产品经理:用户大吗?产品经理说:甚大。何以故?老板说用户大,非用户,是名大用户。

我们在生活当中有一项修行就是,当你在聊天的时候,当你在想问题的时候,去破解自己的观念。但是又有一个问题是,这种破解是否是永无止境的呢?有人说破解用户这个概念我能理解,破解 SOE 这个概念我也能理解,但你说所有的概念都破解,那人会怎样呢?人难道不会崩溃吗?

其实他没有理解。下面我们要谈的,是从「苦、集、灭、道」这条主线开始说,佛教永远留离不开这条主线。

苦集灭道

「苦」就是指痛苦,由于现代文化的混乱,互联网的传播的速度又非常快,所以当我们谈论苦的时候,关于苦的讨论就已经无穷无尽的了。有人说苦是一种乐,有人说乐也是一种苦,关于什么东西是苦这件事情都已经永远解释不清楚了;「集」是说苦从哪里来?苦是你的心造的,苦是因缘和合的;只要它是因缘和合的,它就能够被灭除,所以「灭」是说苦一定能被灭除,请注意这个「一定」,在很多人心中它其实是不一定的;「道」是说我们必有一条灭除苦的道路,这也是一个「一定」。

但是我们现在连第一个都聊不清楚。比如我最近参加一个学中观的读书会,学中观挺好的,但是大家在交流的时候我发现每个人都对苦都不是很理解。在谈到一些修行方面的问题的时候,我说五祖弘忍说:「不见本心,修法无益」,并不是叫大家不要修行,而是你要知道你现在修的是什么,对吧?你要怎么跟中观的见地相结合。一个人学会了中观再去修行,他怎么都是修行;一个人没有学会中观去修行,他怎么都不算修行,这个叫「不见本心,修法无益」。

这个话题很沉重,好像一棒子打死了一群人,我曾经也想过我要不要这么刻薄?要不要看一下被我吓跑的用户数?但我还是想讲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讲一些这种直中要害的东西,比如《金刚经》、《心经》、《坛经》、《维摩诘经》等等。

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就是要不断地去除概念。你千万不要担心这些概念粉碎了人会怎么样? 你要知道佛法是一个关于中道的修法,就是不要太紧,不要太松,不要太卷,不要太躺 ,对不对?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一段时间处在一种焦虑之中,那么你修错了,你不要那样修,请你放松一点,不要想太多,只管打坐;但是如果你从来没有修过观空性,那么,正好相反,你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地观空性。

尤其是我们见到太多的人,就是在执着某些东西,或者执着某个修法,执着某个「道」,比如执着业力或者执着福报等等等等。所以我们现在定一个规矩:这一辈子的修行中,如果某个人告诉你,你对某一个东西太执着了,你应该放松的时候,你不能生那个人的气。

那什么是观空性的修行呢?观空性的意思就是,你要有一刹那主动的、自觉的、刻意的去想任何事情都只是因缘和合的假象。

尤其是当别人要归因的时候,对吧?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我小时候是怎样怎样的……」就是找自己小时候的原因,找自己原生家庭的原因,找自己受过的教育的原因,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什么的,就是找各种的原因。但其实每一个理由都能找到反例,有一些孩子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也有一些孩子有相似的原生家庭,却成长为另一种人,对不对?总有一些你看得见的东西,也总有背后看不见的因缘。
//一个事情发生,它可以成为让人变得更好的条件,也可以是让人变得更糟的条件,选择在人自己。

但是如果你说我们学《金刚经》的目的是不去谈任何概念的话,你就错了。那为什么佛还要说「是名什么什么……」对吧?性空唯名,就是说,只有那个东西的名字。如果佛永远都是戳你一刀的话,不管大家说什么佛都说「非」,这样就不好玩了,对吧?

学佛之前我对历史很感兴趣,看了很多历史的书、电视剧。但是如果没有学《金刚经》,如果没有一个老师来讲这些东西的话,我其实是看不透的。虽然《金刚经》没有教你怎么看历史,但是因为读了《金刚经》,有了观空性的小技巧,然后再听百家讲坛里的人讲历史,就会发现一个注重阶级史观的人会怎么讲历史,一个注重英雄史观的人会怎么讲历史,一个注重宿命论的人会怎么讲历史……然后我的脑海中就可以并存各种不同的史观,全都吸收得了。

《金刚经》在帮你消化你心里那些无法消化的东西,之后你才能接受新的东西进来。

  1.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而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1.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因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随说是经」随便把这个经里面的任何文字,「乃至四句偈」小到四句偈,「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因供养,如佛塔庙。」天人从我们头上坐着空客A380经过时候,感受到了这个地方强烈的金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讲《金刚经》。

塔是安放舍利的地方。塔是印度的一种建筑,最初是因为阿育王建了很多塔来存放佛的舍利,舍利就是骨灰,这个前面说过。塔因此而变成佛教的著名象征,我们说到任何一个大城市,就能想到这个城市的地标建筑,通常都是摩天大楼,这是人类的共同情感所致,塔就是阿育王时代的摩天大楼,往往是地标。

塔传入中国,造型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有了中国的独特艺术风格,当然在日本也是日本的艺术风格,但塔的最初目的还是存放骨灰,有些寺庙后面会建一个塔群,存放一些高僧大德圆寂后的骨灰。

再之后呢,因为佛经也算是佛舍利的一种,是佛的「语」舍利,还有一些法宝是佛的化身舍利。所以一切法宝都可以算作是佛的舍利,可以被安放在塔里。玄奘带回来的经书,都是要修个塔专门存放的(大雁塔),所以我们要供养。现在是在说,只要我们有人在讲课,在学习和教授金刚经,那么那个地方就是塔,应该恭敬供养,转绕也有功德。师兄们要不要各自转绕一下自己的小区?真有功德!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就是说假如你家里供奉一本《金刚经》,那么经典在的地方就类似于有佛,或者是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佛的弟子。「尊重弟子」的意思是尊贵的、德高望重的弟子。

接下来就全是称赞的话语,这是经体的一种,和《圣经》一样,有很多称赞的部分。

  1.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妥妥的收尾的节奏,对不对?我们讲完了,要给这部经做一个怎样的命名呢?「我等云何奉持?」我们将来要怎么奉持这部经呢?我以前讲过,佛经其实都是后来集结的,在过去只能靠口口相传。所以大家就问了:以后我们要怎么样把这个经传下去?「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是佛定的名字。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这里再次出现「性空唯名」体,就是连般若波罗蜜都不希望你执着,般若波罗蜜也只是一个名字,对吧?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这句话是不是前面出现过?它又出现一遍。前面说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无明到无老死的十二因缘法,再到苦集灭道,佛有没有讲过?须菩提说,没讲过。现在佛讲了般若波罗蜜多以后,佛有没有讲过法?须菩提回答,如来什么也没有说。

  1.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这一句和《金刚经》很后面有一句「任何人以相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是相互呼应的。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到这一句为止都是称赞,让你感觉收不了尾了。

这就是《金刚经》,通过我们前面说的这些来看,它成书比较早,有很多的语言文字还没有那么的精美,那么经得起推敲。中国文人在说到《楞严经》的时候,会说《楞严经》的语言非常优美,逻辑非常完备,《金刚经》的风格就有点没顺序,这只能说明它们成书年代的早晚。和《金刚经》同样的内容,你在《大般若经》里也能重复的找到,但有一些就已经变得比《金刚经》里的语言要好。这是一个现象,也很重要,说明佛经是逐渐演变来的,对吧?但这不影响我们对《金刚经》的崇拜。

因为这几千年来《金刚经》被大家研读了很多,分析了很多,也有很多的解读,所以我们今天就学这个东西。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在《大般若经》里面找到其他的版本,也非常好,你也可以继续诵读,只要是般若波罗蜜多,一样还是天人、阿罗汉皆因供养,如佛塔庙,一样还是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1.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基本上都不用解释,都能看懂,对吧?就白话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白话文写的,放在今天来读也是很顺的。

上一节课说过,《金刚经》的核心内容基本已经讲完了,慧能同学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已经悟了,《金刚经》后面的内容实际上是把前面内容再重复一遍,你前面没听也没关系。所以这里是说,须菩提在听闻了《金刚经》前面的这些教法之后「深解义趣」。

「涕泪悲泣」就不用解释了。「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须菩提说,其实我是有慧眼的,自我有慧眼以来,我也从来没有听过这么棒、这么深奥的经典。(慧眼在后面会有详细解释)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如果有人听闻了《金刚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他就能看到事物的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实相

我以前解释过很多次实相。什么是实相?实相的意思就是空性,实相的意思就是没有真实的存在。就像究竟的真理就是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真理。佛经里面经常会说:我们看到的是幻象,佛看到的是实相。你也可以把实相理解为没有染污的,而我们就像是戴了 84000 个有色眼镜,看到的事情是被反复染污的。

  1. 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依旧是《金刚经》标准句式。如果《金刚经》要做成十张海报,那么其中有一个海报就是「实相非相,是名实相」这绝对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须菩提继续跟世尊对话,他说:「我今天能听到这样的经典,在这样一个时代,作为佛直接的传承弟子,我认真努力地学习,我觉得我能够相信般若波罗蜜多不算难事。但是500年以后,如果再有人听闻了《金刚经》还能信解受持,那真是太稀有了!不可思议,太难得了!」我们之前讲过关于500年的梗,龙树刚好就生活在佛灭度后500年。所以500年既是虚数,又是实数,很有意思。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看,又回来了。

须菩提说500年后的人能做到这一点,那真的是不得了。那为什么一定要是500年以后呢?说明这个事很难,越到后面越难。我们现在已经过了2500年,是须菩提所说的第一希有的5倍难。为什么越往后越难?这就要谈一下佛教的周期史观。

我们世界是有周期的,太阳朝升夕落是一个周期,月亮阴晴圆缺是一个周期,四季变化是一个周期,30年河东30年河西也是个周期,(每60年一个甲子),科学能够研究到的是100万年有一个冰川期,再没有更深入的研究了。佛经里有一个更大的周期,而我们现在处于的叫一个减劫,英文叫做 Degeneration Time。

在减劫中,我们所有人的福报是逐步降低的,环境逐步污染,干净的粮食越来越少,人的寿命越来越短(关于人的寿命减短这件事情现在大家有很大的争议,西方科学兴起这100多年来,人类的寿命明显增加了,但实际上你看到的这100年只是一个小小的阶段,放到几百万年这个尺度呢,一切都不同了)。总之我们现在是在减劫,佛经不仅仅告诉我们现在是在减劫,还告诉我们减劫的运作原理,就是人,减劫就是人心越来越坏,某些人看到别人公司的 App 挣钱,就去拼命山寨他,都不带脸红的,在 Google 和百度打广告,直接说他们是 Xmind 的官方下载诸如此类。

人性越来越坏会导致什么?佛经上说,会导致战争,且战争不可避免,等到爆发世界性战争的时候,人口大量减少,环境大面积污染,耕地大量减少,全球变暖,海水倒灌等等等等。现在不是有一个东西叫「末日时钟」吗?有一批科学家搞了一个东西,测算人类离灭亡还有多长时间,最早的时候说是几小时,后来一小时,后来变成半小时,半小时变成二十分钟,现在末日时钟好像已经低于一分钟了。

最近我还在和朋友探讨现在整个社会正在往低欲望方向发展,最先发生的就是不要孩子,全国除了广东省其他省人口都在负增长(广东人民责任很大,哈哈哈);再往后一个阶段是不结婚,但是要稳定的恋爱;再往后一个阶段就是不要恋爱,但是要炮友;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不要性生活,变成真正的低欲望社会。有些人听了我这个以后问:「那人类不是要灭绝了吗?」不是的。这只是我们观测到的现象,它不会一路滑到谷底,它会在某一个时刻反弹,这是佛经揭示的一个最有趣的现象。就像冬天一定会结束一样。

佛经上说,当人类跌到谷底,开始抢夺干净的水和干净的空气的时候,会有战争,但是再经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会发现争夺这些东西也是无意义的,人们会开始反思。这就是人的特点,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会反思「为什么会这样?」而反思的结果就是宗教的诞生。所有的宗教都诞生在人类最黑暗的时刻。

佛经里用了一个比喻说:我们现在的大修行人,看到这个世界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社会巨变,但是没有办法跟大家解释不要追求那些贪嗔痴,那会导致人类的灭亡,所以他们怎么办呢?他们会在深山老林里躲起来,但是他们有传承弟子,很多很多年以后,等人类到了最惨的时候,这些大修行人和他们的弟子们和他们的后代们就会从森林里出来,教化人心。

佛经里面有大量这种东西。你们有没有发现佛在世的时候,佛自己涅槃了,但是他让他的一个弟子不死,他让他的一个弟子传他的衣钵。当然,这是个传说。

传说迦叶尊者在云南鸡足山有一个悬崖峭壁里,直到下一个佛来的时候,迦叶尊者会出来把上一个佛教的东西交给下一个佛。虽然这个故事千疮百孔,但是我们可以理解这个故事在表达什么:它在说佛法的传承是怎么传的?还是从释迦牟尼佛那里传。南怀瑾也特别喜欢讲这样的段子,盛世去隐修,乱世出来拯救人类,比如一些道家人物,他特别喜欢讲这种。

说这些是为了解释为什么我们现在是在一个减劫,至于什么时候是增劫,这就是要怪印度人了,他们从来不把数学搞清楚(虽然他们发明了数学)。所以各种乱七八糟说法都有,有说几千万年的,有说几亿年的,有说56亿年的,你且等着吧。不过看现在这个样子,用不了56年可能人类就玩完。不过当你知道这是一种周期率的时候,你会有信心,虽然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减劫,但总有一天人类会变好的对吧?反正不是我们这代人,我们这代人就是减劫了。

  1.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这一句也非常重点,「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诸佛所说的东西都不是在相上下功夫的对吧?所以我们会谈净土。有一群师兄问我,净土是不是正见?因为他们正好学了一些中观的东西,远离四种执着或者远离四边,于是他们问我「净土是不是四边?」你不能问我净土是不是四边,你得问我你自己「对净土的理解是不是四边」?你对净土的理解是不是邪见,是不是正见,对吧?

这句话中「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如果你对净土的理解是它有房子、它有游泳池、它有 talking birds、泥土是黄金等等这些相,你就是邪见,但如果你对净土的理解是「实相非相,即名实相」那就是佛法,就是正见。

接下来佛认可了须菩提所说的「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听闻了《金刚经》,没有被吓到,那这个人实在是太难得了!但是我们都没吓到,对吧?所以要不然就是我们都稀有难得,要不然就是我们都是滥竽充数,都没听进去,哈哈哈哈。就只有这两种可能。

佛经里也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了,说舍利弗正在讲课,讲苦集灭道,他有500个弟子,这500个弟子下一秒钟即将证得阿罗汉果,这个时候文殊菩萨突然出现,开始讲般若波罗蜜多,然后这500个人听了这个以后受到惊吓,又惊又怖又畏,觉得佛法太可怕了,居然讲这些东西,无苦集灭道?无眼耳鼻舌身意?无智亦无得?对不对?然后这些人认为佛教讲的是断见,所以这500个人很生气,站起来走了。

舍利弗觉得很委屈,他觉得你看我当老师也不容易,教500个弟子都教到这一步了,下一步都要证悟成阿罗汉了,然后就被文殊菩萨搅和了。

大家注意,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舍利弗是老人,释迦牟尼佛是中年人,文殊菩萨是年轻人,这是基本的人物设定,对吧?你看所有的佛经都是舍利弗是老人,佛是中年人,文殊菩萨是年轻人,所以这时候舍利弗更生气了,觉得黄毛小子来搅局,于是到世尊那里去告状了,说:你看,我这边上课上的好好的,文殊出来讲了一些有的没的,这么深的法你不要随便跟别人讲好不好?最起码要考试达到大乘级别再讲大乘的法对不对?(如果是现在这些讲佛法的老师,你把他拎出来,向他请教,他就是这样说的,他有个根器的概念,大根器的人才能学这个经,小根器的人只能学《四十二章经》)

但是这个故事就很讽刺这一点,因为在这里佛表扬了文殊,说文殊做的对。为什么?因为他说这500个人虽然可以证得阿罗汉,但是他们证得阿罗汉以后不能成佛,从此以后他们就开始傲慢了。但是自从文殊闹了一下以后,这500个人虽然愤怒离场,但是他们心中种下了般若波罗蜜多的种子,他们会快速成佛。

这个故事里面好像还说,由于这五百个人诋毁了佛法,回去以后还犯了一些谤佛谤法傍僧五逆十恶的大罪,可能会下地狱,但是释迦牟尼佛说,不用担心,他们被种了《金刚经》的种子,被教导了般若波罗蜜多,就算他们下了地狱,也会立即出来,很快成佛。这个故事时时刻刻在那里鼓励我们这些讲大乘佛法的老师。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天,好像是佛在讲般若波罗蜜多,然后有500个阿罗汉又惊又怖,当场吐血而死。因为他们在这里待了几十年,修的都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修的都是十二因缘,从无明到老死,为的都是获得佛的果位,佛的智慧,结果你告诉我们无智亦无得?有点像《三体》里面说物理学不存在了,只能去自杀了。

  1. 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既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第一」就是哲学上说的第一,哲学特别喜欢讨论这些东西——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真实的?什么是本性?这就是第一。

「波罗蜜」我们以前讲过,意思是「到彼岸」,指一个能让你从现在的状态到达究竟解脱的状态。所以「第一波罗蜜」的意思是,最最最最重要的方法,通常指代「般若」或者「智慧」或者「空性」。「如来说第一波罗蜜,既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还是《金刚经》经典的句式,对吧?

接下来「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这里是用忍辱来举例子。大乘佛教经常讲六度,「六度」是波罗蜜不同的翻译,也叫「六波罗蜜」。大家很喜欢这个词,到处都能看到「六波罗蜜」这个词,比如什么「六波罗蜜学堂」,「六波罗蜜佛堂」等等。

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东西,大乘佛教认为,你要按照这六种方式去修行。

布施

再讲一遍,六波罗蜜第一个是布施。除了我们平时能想到的那些,给乞丐布施,放生布施以外,你还可以在每次大额消费的时候给服务员小费,你还可以把自己买的水果分享一两个给小区保安,或者是点餐后给外卖小哥一个打赏等等……这些看上去非常简单的事情,能给彼此带来很好的体验,都可以算作是一种布施。

更进一步的布施不是钱财类的,比如说布施你的时间,你的微笑,你的态度。你可以在工作中不那么斤斤计较,如果你是甲方不要太为难乙方,如果你是乙方,可不可以多花一点精力把事情做得更好?如果你是老板,可不可以在表扬人的时候多讲一点讲?讲得丰满一点?讲得真诚一点?

你看,仅仅是布施这一条,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做的。

持戒

第二个是持戒。这一点大乘小乘讲的都比较多,不同的是小乘的持戒更多的是在乎你的行为。比如饮酒,如果你喝了一小口就算是喝了,那么就你就是破戒了,但大乘的戒律更多的不是这些,大乘的戒律更多的是看你的发心。

比如大乘的菩萨戒中说:「我们不能舍弃任何一个众生,我们要度化一切众生成佛」,但是没有说让你花多长时间,花多少精力,对不对?没有让你在一万年之内把一切众生都度化了,而是说你不能持有一个「选择」的态度。打个比方,仁波切说「度化一切众生,除了特朗普」,这个就很好笑。我最常说的比方是 「度化一切众生,除了前男友的现女友。」 这个更好笑。这就破了大乘的菩萨戒。

但如果你下一秒突然意识到你不应该这样,你应该发愿一切众生都是你要度化的对象,那个讨厌的人,只不过是因缘和合的讨厌,不是究竟的讨厌。那么你的菩萨戒又补回来了。 这个就是大乘的戒律,它更在乎的是你的发心,而不是你的行为。

继续拿饮酒举例。我们不饮酒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保持清醒,对吧?因为佛教认为「离苦得乐」是一个理性的事儿,我们要带着理性去对待它。如果你每天喝的烂醉如泥,你怎么修行?比如我们平常观呼吸,观察自己的念头,这些都是对清醒的人而言,不是对烂醉如泥的人而言,因此小乘佛教规定不能饮酒。

而大乘佛教认为,这起源于发心——我要清醒的带着发心去做。如果我发现我有一群朋友需要我的帮助,但我帮助他们的方式是融入到他们中间去,我不得不喝酒,这个时候,你不饮酒是为了自己,饮酒是为了别人,这种情况下大乘会认为,无所谓,要喝就喝。这就是大小乘对戒律的不同理解。

忍辱

第三个是忍辱。忍辱这个东西非常有意思,够讲一次課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里,包括电视剧里,会看到的各种「忍辱」的故事,它们的基本句式都是「辱」来了,我要「忍」!!别人欺负我,给我小鞋穿,我要忍!因为我是佛教修行人。

这完全错误。如果佛教讲的是这些东西,我觉得还不如不学佛。

实际上,佛教要说的事情是因果。先不说深的东西,我们就说最浅的,为什么一件事情会发生?它有它的原因。所以忍辱在说的是,我们要改变某件事情的因,它就不会有对应的果,对吧?

我为什么会生气,我为什么觉得对方给我小鞋穿?是因为我有一些情绪在里面。如果对方以折磨我的方式去折磨 ChatGPT,ChatGPT 会不会生气?你问什么它就回答什么,你再怎么骂他,他也无所谓,对吧?所以 ChatGPT的态度就是我们向往的一种态度,叫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领导给它任务它就去做,领导不给它任务它就闲着。

而我们是领导给任务的时候,就觉得「啊我最近很忙,你能不能不要总是给我加事情?」然后领导不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就会觉得「坏了!现在领导都不重视我,不给我事情做,以后怎么办?」

曾经有一段时间好几个人找我抱怨说,我把别人做不好的事情交给他们做,他很不爽。我当时就傻了,这是什么逻辑?别人做不好的事情我当然要交给做得好的人做,这难道不是在肯定他们的能力吗?这样居然也会被抱怨,晕死~但总之你会发现有些人就是莫名其妙感觉自己被辱了,而你觉得这事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被辱了,心想:「我今天一定要报复回去!但是不行,我是个佛教修行人,我要忍!」这样就没意思了。如果你认为佛教的「忍辱」是这种东西,那你真的不如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学对此的处理方式要好得多。

但另一方面,心理学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有点像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心理学能够暂时缓解你的情绪,但是他并不能让你明白情绪根本上是如何产生的。比如说有一棵树,心理学能够看到这棵树地面以上的部分,但是它没有看到地面以下还有一个比这棵树要大得多的系统,所以光靠心理学是不行的。

但是如果你对佛教的理解是辱来了你要忍着的话,你就是只在树叶上下功夫了。你真的不如去看心理医生,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让你忍着要强多了,而且还会告诉你:千万别忍,忍会忍出更大的毛病来。

大乘佛教说的忍辱更多的是你要去拆解你情绪的根源。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被「辱」了?是因为你太在乎了,你太在乎工作中的一点点利益的得失,你太在乎一些 Title,一些 Position,一些工作的分配,你太需要别人的认可了。

当我们继续学《金刚经》,继续学大乘佛教的经典和见地,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成佛的意思就是我再也不需要别人的认可了,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自信,但这是自信的最高级。和自大不同,自大是一种伪自信,是一种有条件的自信,而成佛是一种无条件的自信,再也不需要别人的认可。

这个才是我们要做的功课。所以那些古代的大师们才会逐步的追求和分析,既然忍辱不是指「辱来了,我们要忍」而是指我们要拆解掉我们情绪的根源,那么我们情绪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说,他们得到了一个结论:我们之所以有情绪,是因为我们没有证悟空性。

所以佛教中有一门课叫中观,中观会不断地强调一个词叫「无生」。「无生」就会「无住」,「无住」就会「无灭」,「无生无灭」就是大家所说的空性。因此,在大乘佛经里又创造了一个词叫「无生法忍」,懂了吗?

有很多佛经,比如我们去读净土宗的经,里面会不断地强调「无生法忍」,里面会称赞菩萨证得「无生法忍」。但是现在你随便搜一下互联网上的这些大师们,他是如何去解读「无生法忍」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含糊带过地说:「这里不是普通的忍辱,而是无生法忍,忍辱的最高境界……」好了,赶紧翻过去。
他很害怕,他不敢解释这个问题,他不懂,这哪来的词?我也是,一开始我学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如果是七八年前让我讲课,我也是这个态度,趁大家都在喝水、上厕所的时间赶紧把无生法忍这段给讲过去。

后来我就明白了,它其实就是种造词法,它不是等「果」来了才忍,而是要在「因」上面拆解,追求「因」的源头,最后发现「因」的源头就是无,就是空性。

一个执着的人,因为你前面有执着,后面才会有情绪,有了情绪我们才谈要不要「忍」,对吧?但当我们追溯到源头的时候发现,最好的忍辱的方法就是「证得无生」(也就是空性),所以它才造了一个词叫「无生法忍」。

但是讲《阿弥陀经》的老师就不会这么讲,因为讲《阿弥陀经》的老师迫切的希望你念佛求往生,谁关心证得什么果位对不对?谁关心什么六波罗蜜?只是让你念佛赶紧往生。

精进

第四个叫精进。学任何一样东西,老师都希望你精进,对吧?比如你去学瑜伽,办卡的时候老师说,随便你什么时候来,卡上的钱不会过期。结果等你办了卡,老师就说你必须一个礼拜来三次,不然你身体又要僵硬了,之前练的都白练了。小朋友学画画也是,老师说你两个礼拜不来都退步了,还给老师了,你知道吗?你前面钱全部都白花了。总之各行各业,各种老师都希望你是精进的。

但是又说回来了,大乘佛教所说的精进又和别人不太一样,还是因为佛教说的东西都和「心」有关,佛教说的精进不是体力上的精进,不是时间上的精进,佛教说的精进还是发心。仁波切经常举这个例子:他说有两个人,一个人每天功课非常多,花的时间也非常多,一年以后他来上仁波切的课,他就告诉仁波切「我一年磕了十万个长头。」

然后仁波切是无动于衷的,这种人仁波切见多了。但如果有另一个人来,说:「仁波切,我一年前我也发了这个愿,想修前行,但是这一年我太忙了,被工作卷得不行了,然后小孩子又要中考,所以我这一年连一个长头都没有磕过,但是我每天都在恨自己,我为什么没有好好地修?」

仁波切会说,他特别喜欢第二个人,这才是真修行人。我们第一次听到仁波切讲这些的也傻了,心想:「不对吧!第二个人只是很虚伪。」哈哈哈~

第一个人是发了愿以后真行动的人,第二个人是只发愿不行动的人,对不对?我们小时候听过一句话叫:「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所以好像我们都是鼓励大家做第一类人,怎么会鼓励大家做第二类人呢?前一个人精进,后一个人也叫精进,但是前一个人所说的精进是身体力行的精进,对吧?发生这一切只能证明他比较闲,他不用去工作,他既不是既不是互联网圈的,也不是人工智能圈的,也不是开连锁店的,他真的有时间!

第二类人其实我也不知道,如果单单从花的精力和数量上去比较的话,你所看到的只是因缘和合的假象,只能这么说。所以大乘佛教并不关心这一点,大乘佛教并不关心你到底磕了几个头,大乘佛教关心的是你的心有没有精进。

而前一个人他有一种很强的「感觉良好」,这种人我见得太多了。自从磕了十万个长头,就再也看不起没磕过的人了;吃素两年下来,再也看不起那些吃肉的人了,觉得你不够自律,你就是欲望的奴隶,对吧?

我遇到过很多,包括一些出家人前呼后拥的一大堆,开始的时候觉得人家是什么名牌大学博士出家,舍弃世俗这么优越的生活,很随喜很赞叹,但是当我们接近了聊天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人非常的「感觉良好」,让我很难升起一种崇拜的心。我觉得在精进这件事情上,我很难从他们身上看得出来。虽然他是个出家人,他在修行上花的时间绝对比我多得多得多,我很懒,他很勤快,但是他的勤快不是一种心灵上的精进。

尤其是当我们讨论到我一点时间都没有,我在世俗当中还有很多自己给自己揽的活时,这个大师可能会觉得说:这就是你的欲望,你需要克服你的欲望。那一刻我就觉得他没有真正的那种感觉,那种向往。

所以想一想,仁波切在2017年加德满都讲《心经》的时候说(梁冬采访仁波切的节目《觉者》,就是那一次拍的),教给大家一个证悟空性的终极修行方法,就是「Long for it」——渴望。渴望我能理解,渴望我能证悟,长期保持这份渴望,就是最珍贵的修行。
//觉得没必要。证悟空性就是种渔。多抓鱼,多参就好了。烦恼即菩提。

很多人不懂,很多人要的是实际的东西,比如一年能够出国几次,能够参加多少场法会,能够得到几个灌顶,能够布施多少钱,那就更无聊了。一个国王以非常不虔诚的心随便布施一点,也比普通老百姓家倾家荡产要多得多,对吧?这是毫无意义的。很多人把这些当成修行的精进,但大乘佛教认为精进主要还是在于你的心。

禅定

第五个是禅定。和大乘的禅定相比,小乘的禅定更倾向于你的内心平静不平静。印度的文化,整个东南亚的这种文化决定了他们对修行的理解就是平静祥和。而世尊恰好是一个平静祥和、托钵乞食的形象,所以他们就把这种平静祥和,心如止水的状态当做修行的一种目标。

大乘还是不一样。大乘的禅定是让你增强觉知:生气的时候知道生气,开心的时候知道开心,平静的时候知道平静,走路的时候知道走路,睡着的时候知道睡着。如果经过常年的修行,你能够更接近这一点,就算你有禅定的功夫。

禅定除了觉知力这一层以外,还有很多神奇的变化,这些变化是非常因人而异的,要靠你自己体会,但是这些东西是座下发生的,你明白吗?它不是座上修行的结果,这是最难解释的一点。

比如我今天心特别平静,这是座上的结果,我可以和任何一个人讲,我还可以跟别人吹牛:「我今天坐了两个小时腿都没麻哦,我坐了两个小时一个念头都没有哦!我打坐时厨房燃气灶忘关我都没关哦!」

总之它是一个可以被夸耀的东西。但是如果你跟别人说:「我禅修了一个月后人更放松了」别人反而不太能理解。尤其是当一个员工跟老板说:「经过这一个月的修行,我终于不再焦虑我的工作了,能不能按时完成工作我也不在乎了!」

所以大乘佛教讲的禅定的功德,更多的是座下你得到的东西。你不仅仅不能跟别人解释,甚至连你自己都发现不了,你的心更放松了。当心放松的时候,你往往会把这一切归咎于一些外在的因素,比如归结为我的理财思路比之前更清晰了,我老婆最近没有再找我麻烦了,我家孩子最近在学校表现不错所以我没再发那么多火了……

但其实佛法课要告诉你的是,你过去的那些情绪都和外在发生的事无关,而是内在产生的,经过修行,你的心会更放松,你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在调整过心态以后,你发现周围的人都对你更好了。但是你很难把这些东西归功于你的禅修。所以禅定的座下所得和座上所得是完全不同的。很难有一个评价标准。

般若

第六个波罗蜜叫智慧。智慧就是般若,它本身的意思是指「看透了一切」。所以般若波罗蜜就是指努力放下,努力地看透一切。那要怎么做到呢?第一步教你的就是很做作的一件事情:当你执着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要执着。

前面说过,有很多时候当你有情绪了,你其实是不「知道」自己有情绪的,对吧?那么我们要修的就是「知道」自己有情绪,我们叫它 Vipassana,内观。那么,当你觉察到你有情绪的时候,就要去分析它的原因。

我经常打比方说,当经过一个正在吃东西的狗狗的时候,狗狗就会对你狂叫,它为什么对你狂叫?因为它以为你要去抢它的东西吃,虽然它这一生中从未真正见过一次人抢狗的东西吃,但是它仍然会有一种本能(焦虑感)。

你人生中所有的情绪、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当成是这个比喻。你认为你受到伤害了,你会损失些啥?你会损失你的地位,你会损失你的成就感,你会损失别人对你的认可,你会破坏你在别人心目中的高大的形象(这些全是你自己的假想)所以你会狂叫,你的每一次狂叫,都像狗狗护食一样,是毫无必要的。

《金刚经》的名字里有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第六度,对不对?相当于前五个是你的眼耳鼻舌身,第六个是你的脑子,不带脑子带了前五个也没有用,也就是说没有般若,其他的东西都是盲目的。

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六度,讲完了。

  1.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生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这是一个故事。佛说,他曾经有一世遇到一个名为歌利王的暴君把他凌迟处死了,但是他没有任何的抱怨,没有任何的惊吓,没有任何的憎恨,而是坦然地接受了他的命运。「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接下来「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这个就是我前面给大家解释的东西——什么是真正的忍辱?真正的忍辱在于这个人有没有这四种相?他有没有执着?当这四种执着他都没有的时候,即使他遇到了被判凌迟处死的情况,也没有嗔恨心。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释迦牟尼佛在这一世成佛之前,他连续五百世都是大修行人,在佛经上称为忍辱仙人,这也是一个翻译,我们把不是佛教修行人都叫仙人,所以不要认为他是学道家去修仙去了。

而忍辱是要干什么?忍辱是要修空性。所以他这五百世都是在修「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生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这里又是重复前面的东西。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已经吵了好几千年了,对吧?还记得我们怎么说的吗?「住」就是执着,应无所「住」就是不执着。

它其实是一个语言逻辑上的误会,不执着于 Anything 和执着于 Nothing,其实是一个意思,所以「不应住色生心」和「应无所住生心」是一个意思,只是否定词放在前面还是放在后面的问题。

但这也是禅宗公案里弟子问老师最多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现在用 GPT4 分析所有的禅宗公案,弟子问老师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排第一的就是:「老师,请问如何才能无住生心?」

弟子最不明白的就是「无住生心」这件事情,怎样才能无住生心?其实不存在「无住生心」这个东西,「无住生心」的意思就是不执着,做任何事情都要不执着,人们不停地纠缠这个东西,完全没必要。

像《金刚经》这样的经文,它厉不厉害?厉害。重不重要?重要。伟不伟大?伟大。

因为他讲了很多在其他的宗教根本不可能看到的东西,它是一本畅销书,它是一本哲学书,有点像今天的畅销书《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他只打开了人们的一种思路就已经对很多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金刚经》要讲的东西可能相当于这本书的100万倍爆炸当量。你懂吗?

如果《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相当于一个手雷,那么 《金刚经》就相当于把地球上所有的放射性材料全部用来做核武器那么大的当量。如果你能读懂的话,它对人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正是因为这样,1000年来大家对它的推广和介绍太多了!大家太推崇它了!结果就是很多讲《金刚经》的人「不懂装懂」,把它过度地神秘化,对它过度地执着,过度地纠结。

而这节课却要告诉大家,正因为古往今来人们对《金刚经》太推崇了,导致有很多东西都被胡乱的过度解读。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意思是,如果有什么东西是你执着的,那么这个东西一定是你执着不来的。

比如说,我希望我的孩子特别听话。能不能做到?比如我特别依赖某一个人,然后想把这个人牢牢抓住,能不能抓得住?不能。任何你执着的东西一定是你执着不来的。

就是这个意思。

没有一个人会执着虚空,没有一个人会执着真正的空性,如果你执着某一个你臆想中的空性,那个一定是你执着不到的,一定是你弄错了。

「是故,佛说菩提心不应住色布施」上次说到布施的人经常犯的错误是过于执着他自己的功德,对吧?

过于执着他所布施的东西,过于执着他所布施的东西起到的效果,过于执着对方的感受,会怎么样呢?他的这种执着实际上是他执着不到的,所以「不应住色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果一个菩萨发了菩提心利益一切众生,然后他现在要布施,他应该怎么布施呢?答案是不着相。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从这里开始,佛要开始讲布施了。

  1. 如来说一切诸相既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既非众生。

我们平时所说的「三轮体空」就是这两句话中来的,因为这两句话提到了「不住色布施」,既提到了「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又提到了「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三轮体空的框架。

「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就是说一切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对吧?这是《金刚经》最常见的一个句式,叫做性空唯名。只有它的相,没有它的本质。

只有我们给它取的一个概念,没有真实存在的众生,如果你学中观,大家喜欢用的语言就是「不真实存在」;如果你学金刚经,大家喜欢用的语言就是 「诸相非相」

  1.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这是什么意思呢?真语者和实语者有什么不同?「真」是我们平时理解的真实。对应日常生活中的「假」。

我举个例子,如果有一个小朋友问:「灰姑娘有没有被狼外婆吃掉?」没有,对吧?(狼外婆想吃的是小红帽)。所以「没有」就是「真语」。不存在这件事,就是「真语」。

什么是实语?实语是说,并不存在这个问题。你看到的是一个虚幻的框架,你关心的问题是一个虚幻的问题,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告诉你狼外婆对付的是小红帽,灰姑娘是要去当王后的,那么这个就是「实语」。

真和假只是对和错的问题,意思是我有没有诓骗别人;而「实」就是说它是实实在在的,你问我「灰姑娘有没有被狼外婆吃掉?」对不起,我无法回答,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两个人根本就不会碰上,他们不是同一个故事里的。

那什么是「如语者」?「如」其实是不变的意思。你问佛问题,佛不会现在给你一个答案,但是过了两年以后他又进步了,他告诉你一个更高阶的答案。

比如我们现在问量子物理的问题,任何物理学家回给你的一定不会是「如语」,对吧?他可能是真语可能是实语,但不会是如语,因为过了20年,量子物理的研究就会有新的进展,他原来讲的那些东西就不对了。

再把真语、实语、如语串讲一下:

第一种情况是你问一个小学生关于量子物理的问题。他给你的答案是ABCD乱选的,所以他的答案不够真。

第二种情况是你问一个物理学博士生量子物理的问题,那么他的问题可能是真的,因为这是他根据公式推导出来的,但是却与事实不相符。

第三种情况是你问一个物理学家,他告诉你的答案与事实相符,也与推理相符,已经是人类现在能取得的最大成就了,可是过了20年以后,他的理论被推翻了,这就是不「如语」。

后面两个已经有点夸张了,但是更不好理解的是诳语,什么是诳语?吹牛?夸张?故意骗人?这些都算。有点类似于老师为了让你能够理解某些东西,故意打一个夸张的比方。

异语也是一些很乱七八糟、不知所云的东西。有点相当于你问一个人他也不懂的东西,但是他能给你讲很多,比如什么宇宙的能量啊,从你头顶上灌下去啊什么的乱七八糟的不知道在讲些什么的东西。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狂语者,不异语者」这一句对如来的称赞,实际上也是在说整部《金刚经》是真的、是实的、是如的、是不狂的,是不异的。

  1. 须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这个比较好理解。我们前面说过,没有真实存在的斯陀含果,没有真实存在的须陀洹果,没有真实存在的阿罗汉果,也没有真实存在的菩萨的净土、菩萨的事业,对吧?

甚至没有真实存在的佛所得的法,《心经》里讲的无智亦无得,在这里变成了一句话叫做「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他不仅可以说「无实无虚」,他还可以说很多「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对吧?

不过我觉得既然有这一句「此法无实无虚」说明当时还是存在过这么一个背景,讨论什么是实法,什么是虚法。

我们今天也是如此,比如你要学一个东西,它是实际的东西还是虚的东西?你学一门编程语言,或者你学打网球,你会觉得那个东西是实实在在的。

你每个月花几千块请一个网球教练,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你总会得到一个结果,总是学到了一点东西带回家了;你学编程语言,不管你将来是不是吃这碗饭,但总之你掌握了一门技术;哪怕你学唱歌学了一段时间,下次再去KTV的时候你都会唱的比原来好一点。

但如果你现在上的是一个和内在的修行有关的课,那么你就会觉得这个东西有点虚。我到底学到了什么?也可能你以为你学到了什么,但什么都没学到。

比如昨天我去咖啡厅,想从书架上面找本书带去读,就发现我书架上的大部分书都是虚法,都是什么《被讨厌的勇气》、《臣服实验》之类的,最后我还是选了一本实实在在的书——《物种起源》,总归觉得要学点东西。

但是如果我们今天讲《金刚经》,首先告诉大家《金刚经》是不实不虚的,你就会觉得很奇怪了。不实不虚难道不是更虚的意思吗?

实法是前面说的《物种起源》或者《投资第一课》,我们多少能学到一点东西对吧?虚法是指《遇见未知的自己》和《秘密》那一类的汤。那什么东西叫不实不虚呢?

我现在给大家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如果你觉得我读《金刚经》实际上得到了什么东西,那么你要勇于反驳你自己;如果你觉得《金刚经》是个虚的东西,学了没什么用,你也要勇于反驳你自己。也就是说,你要勇于反驳自己对《金刚经》究竟是实是虚的见地。

我们讲《金刚经》已经十几节课了,本来以为整理成文字后没什么人会看,但结果点击量挺高。

很多人对《金刚经》都很有兴趣,都希望读《金刚经》,希望从中获得各种智慧,尤其是一些卖钻石的商人,解读《金刚经》大火了以后,还在中国赚了很多培训费,大家都觉得把《金刚经》学好了,将来要啥有啥。这种想法就是认为《金刚经》是「实」的。

另外有一些人,可能就是点开文章,然后划了一下屏幕,觉得佛教就是怎么讲都有道理,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因为大家都是充满了贪嗔痴,中毒太深了,为了教育众生佛才故意这么说的等等,他又可以自圆其说。

有很多人在学《金刚经》或者在中观之前真是这样觉得,包括已经修行30年的老师兄,觉得这些都是一些大道理、空道理。第一次听园长讲佛法课的时候,觉得真是太好了!结果三个月以后又觉得「园长没有带我们实修啊」。

当你觉得佛法是实法的时候,或者当你觉得佛法是虚法的时候,please think again,这就是见地的修行。

另外一个选择是什么呢?就是所有的法,你都不要太在乎它是真实得到的。比如学编程,学打网球,你不要太在乎它是真实得到的,反过来你看心灵鸡汤,你也不要觉得它就是虚的。

前面一个是淡化佛法的标签,后面一个是淡化虚实的标签,懂吗?

前面讲如果你觉得佛法是实的,你就想一想虚,如果你觉得佛法是虚的,就想想实,如果你觉得佛法是想怎么讲就怎么讲,你再想想你能从中得到的真实的受用;而后面一个是淡化虚实的界限,在你的生活当中,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并没有真正的实和真正的虚。

对于所有二元的东西,其实都可以这样修 :比如你现在非常执着孩子的成绩,那么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淡化孩子这一端的,放下对他这一端的执着。就是说他成绩可能好,也可能不好,有可能从好变不好,也有可能从不好变好;另外一端是淡化好与不好的界限,明白吗?好不好并不一定通过考试就能看出来。
//执中,两端放下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其实还蛮耐人寻味的,大家可以平时多琢磨琢磨。

「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前面我们谈到了布施要「三轮体空」,但是现在如果有一个菩萨执着于法,那就说明他的布施不是「三轮体空」的。

「如人入暗」是指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如同一个人进了小黑屋,「则无所见」指看不到任何东西。

  1.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这句话可以扩展到一切。如果一个人是执着的,他的心就是蒙蔽的,就像是一个盲人又走进了暗室一样,他啥也看不见;但如果一个人不执着于任何东西,那么他就能看见很多很多东西。

以前我经常说人们看不见自己小区里的花花草草,着急上班,着急下班,但一个不执着的人,他可以看到这个世界是奇妙的,是丰富多彩的。

比如很多在国外的留学生就有两个极端,一些人只要你说国内不好,他就会很生气,但是还有另外一些人是只要你说国内好,他就会生气。

以至于大学不得不办一些活动来改善华人留学生之间的关系。大家为什么会对这个话题那么地敏感?就是太执着某一种价值观了。

只要你对某件事情是执着的,你就会缺乏对那件事的欣赏能力。

假设两个人去美术馆看展,每个展的主题,每个展触动你的部分可能都是不一样的,一个人能欣赏到各种各样的东西,但另一个人觉得很无聊,多半是因为他们对事情的看法不同。

佛经上有一个比喻,说吃东西。所有的食物对佛来说都是极度的美味,哪怕是一杯普通的水,对佛来说都是甘露(但是极度美味这个事也不能讲太多,它会让大家产生另外一些误解,因为我们平时想的「美味」是一个量化的指标,但佛享受的美味是指他没有量化那个美味)

中观还有一种说法,说佛教的空性蕴含了一切的可能性,空性就是一切皆有可能的意思。

比如一个孩子在高考前的模拟考试中,突然从全班前5名掉到倒数5名,他很难受,三天吃不下去饭,我就和他说,为什么你能从前5名一下子掉到倒数5名呢?说明从前第5名到倒数5名中间那段是空的.只要你能一瞬间掉下去就说明你能一瞬间回来。虽然是我的歪理邪说,但是他的心结一下就打开了。

这个就是空性,蕴含了一切的可能。

  1.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世人,悉见世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我们上次说《金刚经》后面的一很长的部分全部都是回向,还记得吗?

其实《金刚经》前面要讲的东西已经讲完了,但是须菩提就有一个疑问说,未来世界会不会有人能理解我们说的这些东西?

然后佛说,未来500年以后,如果有人能理解的话,那个人会怎么怎么样……(我们当时还戏称那个人指的就是龙树)。《金刚经》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回向,所以我们现在仍然处在长长的回向文当中。

「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世人,悉见世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这句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受持读诵这部经,他的功德会怎么样?他的功德是只有如来用佛的智慧才能了知,我们普通人是不能知道他的功德的。

所以你来上了一天《金刚经》的课,回去以后普通人是看不出来你有什么变化的。但是有佛智慧的人看就不得了了,他看到你这个人今天怎么样?浑身放金光(开玩笑),得到了无量无边的功德。

  1.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前面说过,我们现在讲的大体上都是回向部分,所以这段是在称赞《金刚经》的功德。

有时候你觉得何必那么啰嗦?这就是文学。哈哈哈~

我以前讲过,这就是东方和西方的不同。西方人讲东西是分科的,文学不是哲学,哲学不是宗教,但是东方一定是把文学、哲学、数学、宗教合在一起。

你读佛经,很可能读着读着就出现一个数学定义,虽然现在讲的这部经里没有,但印度人绝对干得出来!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我们现代人的视角不同。

在他们看来,「无量劫以身布施」这句话和「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前面太过轻描淡写,后面才能展现菩萨以身布施的无畏。

这些文学性的东西摊在佛经里面,你们千万不要把它们去掉,它原来是什么就是什么,你就照那个念,你就照那个理解,你就照那个观想,观想自己在一天的头8个小时中以恒河沙数那么多条命去布施所获得的功德。

虽然我们一上来就告诉大家《金刚经》是一本哲学书,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它只是一本哲学书,它其中的文学修辞部分、叙事的部分,包括世尊吃饭、洗脚,叠衣服等等,这些全都是有用的。反而是因为我们现代人太分科了,才会把这些东西摘出来。古人是不摘的,文学包含哲学,哲学包含文学。

还有「无量百千万亿」,什么是无量百千万亿?有人说是100×1000×10000×1亿,也很无聊,其实你没有必要用数学的方式去理解它,它就是一种文体,你这么想就可以了。

  1.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意思是,须菩提,简单一句话概括,这本经有不可思议和不可称量的无边功德。你看,这就是华丽词藻的堆砌。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如来说这个经是为了那些发了大乘心的人说的,是为了那些发了最上乘心的人说的。就是因为有这一句,所以从禅宗的五祖弘忍起,就开始使用「最上乘」这个名词。

不过以后我们讲禅宗,或者大家对《金刚经》越来越熟的时候,凡是讲到最上乘,实际上它跟《法华经》的关系要大于跟《金刚经》的关系。但是《法华经》上没有「最上乘」这几个字,《法华经》用的是「一乘」。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哎呀,好爽~意思是,如果有人能发公众号宣讲《金刚经》,这人能成就什么功德?如果有人给公众号配图配得好,能够成就什么功德?如果有人能转发公众号,这个人能成就什么功德?等等等等。

「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荷担用来指承担、继承。有点像初代创始人退休了以后,职业经理人接管这个公司。

佛经里面经常有一句话叫「荷担如来家业」,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如来有个家业,他的事业很大,需要找新的年轻人来当CEO,来继承和掌管如来的家业。

所以这里的意思就是说,能够广为人说《金刚经》的这个人,相当于入职如来无限责任公司,当CEO去了。

  1.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什么意思?心量太小。在这里,心量太小的人,如果他有对「我」的执着,对「他人」的执着,对「众生」的执着和对「时间」的执着,他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他听不下去,他接受不了,根本不可能回家读,更不可能给别人讲解。

说到这里,很多在互联网上讲《金刚经》的,它未必是真的讲大乘佛法,就像是书店里面那些讲《心经》的书,讲「无无明,亦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他就把「无明」解释了一下,十二因缘法解释完了以后,他说「如果你要跳出轮回,必须打碎十二因缘当中的一个环节。」

哇靠!我听了以后真的很生气!你为什么来讲《心经》?你都没懂!人家说的是「无无明」,你都没有解释「无无明」,你只解释了无明,你说把无明打碎了,我们就可以跳出轮回了,正好和《心经》要表达的意思相反!

当然解释无明已经很好了,因为普通读者连无明都不懂,所以你已经很不错了,你已经挣到了你的稿费,对不了解佛法的众生起到了带动作用。但是!你真的糟蹋了《心经》。

就好像一个人每天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垃圾分类,泡一个茶包都要把茶包撕开,把茶叶倒进湿垃圾那边,把包装纸扔到干垃圾那边,然后这个时候你看到一个垃圾车过来把所有的垃圾咚咚咚混在一起,拉走了!就是这感觉!完全糟蹋了这个人的意图和发心。

我如果看到这样的一本《心经》,就特别想特么的在书店里把它撕了。真的有很多人这样讲《金刚经》,讲《心经》,他其实根本就没有懂,还是陷在对人、众生、时间的执着里。

  1.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金刚经》存在,它就是一个应该被人、天人、阿修罗所供养的地方。

「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什么是塔?塔是一种印度的建筑,跟中国的塔可能长得不太一样,中国的塔是六角的或者八角的,印度的塔是圆圆的,譬如泰姬玛哈陵。

日本的塔也有自己的风格,最底下一个是立方体,上面有一个圆球,再上面类似于中国的八角塔,上面再有一个小圆球,从下往上分别是地、水、火、风、空的代表。总之,每个文化中的塔都不一样。那塔的作用是什么呢?是为了放骨灰。

世尊本人圆寂的时候,他选择火化,我们现在猜测他当时的意图是让大家「体悟无常」,在印度,火化是很正常的,而且火化了以后,就要把灰丢到恒河里去。

但世尊的弟子们肯定希望永远的纪念释迦牟尼佛这个人,所以弟子就会把他的骨灰收集起来,每人拿一点带回家去各自供奉,然后再传给下一代人。

之后,在世尊灭度150年到200年以后,有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叫阿育王,他统一了全印度,由于他笃信佛法,所以当他知道世尊的骨灰分散在各处的时候就说:「这怎么行?这怎么行?这样一代代传下去全部都丢掉了呀?弟子分给弟子,弟子再分给弟子……分到最后不是全都泡茶喝了吗?」(真实历史故事加上园长99%的激情改编)

这时阿育王就想了个办法,他说:「全国动员,全部收回来,谁家有释迦牟尼佛的骨灰?全都要!」给钱,再加硬抢。最后终于把他能找到的释迦牟尼佛骨灰全都收回来了。

收回来以后,阿育王就开始在全国各地建塔,分散保存骨灰。去中心化存储!两千多年前就有这个意识!真是了不起!

他也觉得我的王朝是无常的,如果把骨灰存在我的皇宫里,总有一天会被人一把火烧掉,如果再碰上一个像项羽这样的人,就什么也留不下了。

建了多少塔呢?有一种说法是200多个,有一种说法是84000个,总之这些塔居然在18xx年英国人来到印度的时候被发现了,你想想,真是2000多年过去了,很多塔都在丛林中没落了,印度人也不知道那玩意是啥,最后被英国人找到了,所以宗教信仰还是要靠文化人。

后世凡是谈到佛「舍利」,基本都来自阿育王。「舍利」这个词没有任何词义上的恭敬,就是body的意思,就像英文中body是不分生死的,尸体和身体都叫body,在印度语中「舍利」也是不分生死的,你活着的时候身体叫舍利,你死了以后尸体也叫舍利,你烧了以后变成骨灰也叫舍利。

古代的焚烧的技术没有那么好,整块的骨头比较容易留下来,所以能传到现在的佛舍利都是比较光滑漂亮的。

有很多人都喜欢问佛舍利的问题。有人问,舍利是不是结石?这个不重要,因为现在的技术比较好,结石也都给你烧没了,那个时候技术不是很好,大部分东西没烧完,这也很正常,所以这个东西不重要;第二,佛舍利是不是真的?不重要。请问你要怎么去辨别?这很难;第三,佛舍利有没有被加工过?这是一个好问题。

实际上是有可能的,比如说有一些佛舍利是唐宋的时候从西域请来放在皇宫里面供奉的,有一天有人发现这个舍利好大个,他就想:这到底是不是佛的什么骨头?好像没有长这样的骨头的。最后他就发现那个东西是个机关,就像一个盒子,一打开,里边才是佛舍利。

就是因为大家对佛舍利太崇拜了,所以没有人仔细去看过这个东西。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所以它是不是真的或者是不是被加工过,都不重要。

最后一个问题,舍利是不是有神通?不重要。无数人都说站在佛舍利面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感应。但是慢慢大家就会懂了,如何正确的处理宗教和理性之间的关系,多看看园长的公众号你就会懂。

好,这些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塔是怎么来的。最初是阿育王建塔供奉佛舍利,往后大家都开始效仿建塔,比如有一个老出家人圆寂了,弟子们觉得这位出家人非常有修行,一定是佛菩萨,就会为他建一个塔。

四祖临终的时候,对他的一个弟子说,你帮我修一个塔,这个人就是五祖弘忍,五祖临终的时候对他的弟子说,你帮我修个塔,大家就会明白了,这个人是他的接班人,这个人叫法如(故事以后讲),是五祖的接班人……总之高端的法师们圆寂以后,都有一个塔来存放舍利。

再往后有意思的事情来了,大家不是崇拜佛舍利吗?后面有人提出来,佛所讲的话都是他的另一种舍利:法身舍利。

所以,所有的佛经都是舍利,PDF是舍利,APP是舍利,它们都是佛留下的东西。为了供奉佛经,就会修供奉佛经的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玄奘修的大雁塔。

刚才讲的这一句「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地方有《金刚经》,更不要说还有一群人在讨论《金刚经》了,那么这栋楼都是一个塔,我们应该顺时针转绕这个楼,每次转绕到门前的时候恭敬、作礼、撒一些花。这一段是在称颂《金刚经》的功德。

  1.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什么意思?如果有人正在受持、读诵、抄写或者正在为人解说《金刚经》,结果他被人diss了。轻贱就是被diss了,哈哈哈哈,是怎么diss的呢?

也许是说:「你讲那个东西有什么用?不合法,讲的不对。」也许是去小宇宙播客园长的那一期下面给差评,或者在公众号下面留言给差评。「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先说一个背景,有一些衔接大小乘的经(比如「方等」一类的经,有介绍说:「你不能成佛是因为你有罪业。」有点像基督教里说的原罪。

这里是说,如果有一个人在讲《金刚经》,结果被人在社交网络上diss了,其实是因为这个人先世有罪业,他本来应该堕入地狱饿鬼和畜生道的,但正是因为有人diss了他一下,导致他应堕恶道的罪业被消掉了。

佛经里有很多这样的逻辑,这就是一种对境,你杀一个普通人的罪业和杀菩萨的罪业是千差万别的,杀菩萨的罪业会大很多。

像《金刚经》这种严厉的对境,别人轻轻地diss你一下,都相当于消除你堕三恶道的重大罪业。一方面鼓励大家去讲《金刚经》,另一方面也是告诉你,当你讲《金刚经》的时候,别人嘲笑你、挖苦你、反对你、打压你的时候,相当于报掉了你很大的罪业。

当然,站在大乘的角度上,我们不会建立一种联系说你罪业的消灭和你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某种联系,只是因为当时的语境是这样的,所以它有一个这样的逻辑。

  1.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术、譬喻所不能及。

这个也是大乘佛经的一个逻辑。我之前跟大家讲过,如果你现在不能理解也没关系,你就把它当成一个很好玩的逻辑,就是说:一个人要成佛,他必须供养和侍奉以前的佛。

我们现在可能讲的很少,但是在早期的大乘的佛经里,比如《佛说阿弥陀经》、《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会说,世尊在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当中,在燃灯佛前遇到了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阿僧祇就是无量的意思,那由他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的单位,然后八百四千万亿又是无量无边了。

他们总是对八万四千、八百四千万亿这些数字很有兴趣,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八百四千万亿这么多的佛,世尊都悉皆供养过。关键是这一句「无空过者」,不用管这个佛有多少,总之他遇到的每一个佛他都没有放过,他都去供养承事过。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术、譬喻所不能及。」

关键是这一句,太厉害了!他说:「如果有人读诵《金刚经》所得的功德,跟我供养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并且没有一个空过的功德相比,我那点供养佛的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术、譬喻所不能及。」

哪个功德大?读经功德大。当然,我们这里讲的读经和为人解说,都是在有信心的前提下的。在有兴趣的前提下,读经和为人解说的功德释迦牟尼佛本人都比不了。算术、譬喻所不能及。

  1.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世尊说,在末法时期(指我们今天的这个时期)如果有人听闻、读诵《金刚经》所得到的功德,要是我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说给你们听,你都会发精神病。「心则狂乱,狐疑不信」你们都会发疯,你们都不敢相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1.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整部《金刚经》一开始的时候就讲过这句,现在又出来了——「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好,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达摩的故事。

达摩是印度人,他坐海船从广州登岸,来中国弘扬禅宗。那时候达摩估计八十岁了,而且应该不会说中文,推测应该是到了广州才开始学习中文,所以在他从广州去往南京见梁武帝的路上,又学了中文,又到处讲佛法,等到了梁武帝那里,他已经很有名了。

他的名气还表现在当时梁武帝身边有一个出家人,叫志公和尚,在当时的中国佛教圈非常有名,按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中国佛教协会主席。

志公和尚就说过,「达摩这个人不得了,造诣远远在我们这些人之上!」所以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梁武帝接见了达摩,但是梁武帝应该也不太明白佛法,所以两人的聊天并不愉快。

于是达摩继续北上。南朝没有人理解佛法还有北朝,对不对?

但是达摩到北朝跑了一圈发现也没有什么人才,最后走到了少林寺。

其实在达摩的时代,中国的佛法已经非常兴盛了,当时嵩山少林寺是中国的第一大寺,香火很旺,但是他去了少林寺之后呢,就发现中国的大部分出家人并不是真正很懂佛法,于是他就一个人住到了少林寺后山的山洞里,面壁九年。
今天我们有非常多的误解,就是因为很多书上写着「面壁」这样的字。我们现在所有的想象空间、影视剧作品里拍的全部是达摩的脸对着墙,背挺直,腿双盘,一动不动,坐了九年!我们就不讲这个事情科学不科学,我们就讲这件事情有没有意义?

释迦牟尼佛最初的修行就是禅定和印度的外道,他在深山老林里打坐,每天只吃很少的东西,变得骨瘦如柴,他以这样极端的方式苦行多年后,有一天终于了解到,苦行无法解脱。

所以释迦牟尼佛放弃了苦行,他是在接受了牧羊女供养的羊奶后,才证悟成佛的。

你看,2600年前我们的教主就已经发觉了这一点!然后轮到达摩来中国传法的时候,又说他苦行面壁?

而且那个时候中国遍地都是大师,达摩一来就技压群雄,远近闻名,请问这样的一个人,他在山洞里打坐九年有什么意义?这怎么给人启发?这怎么会是解脱道呢?所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而是什么呢?(这是我的猜测啊,我讲历史有1/3是猜测,你们习惯就好,哈哈哈哈哈)

在我看来,「面壁」这个词应该是当时少林寺主流佛教圈用来讽刺他的话。就有点像是美国两党互争,一个骂另一个是驴,然后他们就把驴画出来变成了他们的logo一样。

当然,达摩在当时的主流佛教圈肯定也是很出名的,否则也没有国家一把手见他这回事儿,但是当他在少林寺待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跟这里的人讲:「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的时候这些人不懂,所以他等于是退出了当时的主流佛教圈。

其实这个时候达摩还是有很多事情可做的,比如先从一两个弟子开始,逐渐发展他的弘法事业,拉新、客户留存、转化付费用户,没几年就可以开公众号了。
但是他没有做这些,而是躲进山洞修行,当然,他在山洞里的时候肯定也有人供养,给他送饭什么的,而他在山洞里做什么其实并不重要,想打坐就就打坐,想睡觉就睡觉,他就是睡了九年也没什么关系,或者是等待一个能够接他班的人。但是主流佛教圈就会讽刺说他到那里「面壁」去了。

当然达摩对这件事的态度也是很随缘的,该讲的都讲了,如果这儿的人没有这种集体的福报和功德,那就算了。如果现在的人没有,但未来的人有,那么未来也会有人把达摩的事迹著书立说,流传下去。

就像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这些人,他们那个时代的人没有大的福德来享受他们的智慧成果,但是后人有福德,所以他们的书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了下去,后来引爆了理性运动和宗教改革。

而达摩是一个游方僧,大部分时间就是到处走,不会一直待在一个地方。禅宗初祖、二祖、三祖全是游方僧,到了四祖才有了自己的寺庙,四祖五祖在自己的道场讲课,所以弟子众多,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把听过达摩讲课的人都算作他的弟子的话,肯定是有不少的。从南走到北,一路上听他讲课获益的人是非常多的。但如果长期跟着达摩的才算作他的弟子的话,应该就只有几个。

跟着师父是需要野外生存能力的!这一点印度人和中国人之间还是有差异,印度人的野外生存能力很强,中国是农耕社会,野外生存能力要差很多,弟子们要是跟着师父到处跑,跑着跑着没准就挂了……

好,在达摩面壁九年之后,有一天来了一个人叫慧可,慧可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大师了,而且他有很多专长,学过很多东西,比如会看星盘、会看紫薇、懂心理学、懂MBTI,是理论物理学家、文学大师等等等等,基本上就是一个斜杠青年。

虽然慧可的佛法造诣绝不在周围人之下,但是他依然觉得自己有很多困惑,这时有人向他推荐了达摩,说:「少林寺后山有个印度人,很牛逼,那个人除了梁武帝不喜欢他,其他人都喜欢他。你要不要去瞅瞅?」

然后就出现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故事——慧可去找达摩,在大雪中站了一天一夜,达摩没有见他(故事里还是在面壁打坐,哈哈哈哈哈),并且说了一句有点歧视性的话。

他说:「佛法是无上妙法,像你这种小根器、小发心、小智慧的人,怎么能理解佛法呢?」

这个就有点像慧能第一次见他师父的时候,师父说:「广东人也想成佛?」(哈哈哈哈哈,广东人受到了冒犯了,原意是指他身材矮小)。

然后,慧能很得体地回了一句:「我们两个身体不同,但佛性没有不同。」

总之,达摩 diss 了慧可,讲了些侮辱性的话,但是慧可仍然坚持求法。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应该是真实的,但是听起来非常非常的不可思议,就是慧可为了表示诚意,砍下了自己的一个胳膊,最后这件事情感动了达摩(或者说惊吓也可以),心想:「不行,这个人不能不教他,不教的话,待会儿弄出点命案啥的怎么办?」于是达摩同意收他做弟子。(小编:达摩的心理活动是园长加的)
关于达摩和慧可之间的故事很少,关于达摩的故事也很少,以至于有一些东西我们怀疑是后世杜撰的,或者有一些是把别的大师的故事错加在达摩身上,甚至还有一些神话性的故事,比如有一个故事叫「达摩挂履」,讲的是达摩死后几年,有人把棺材挖出来,发现棺材里只有一只草鞋。

又有人说:「诶!我曾见过一个人,他的扁担后面挂了一只草鞋!」意思就是说,达摩表面上示现给世人的是他死了,但实际上他是游方去了。

这些故事并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在达摩与慧可师徒相授的那些年中,有一段对话非常经典:

慧可问达摩:「吾心不宁,乞师与安。」意思是我的心非常动荡不安,请求师父教授我安心之法。

达摩回答:「将心来,与汝安」,意思是把你的心拿来,我就给你安。

慧可说:「觅心,了不可得」,意思是如果我找寻自己的心在哪里的话,就什么也找不到。

达摩说:「吾与汝安心竟」,意思是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

非常著名的一段对话。

为什么现在提这段话呢?因为我们来学佛,很多时候都会问这样的问题:「我的心动荡不安,请老师教我安心之法。」

像慧可这样的人,第一,他学贯大江南北,是个斜杠青年;第二,他对佛法非常精通,为了佛法都出家了;第三,他对佛法还有很多疑惑;第四,为了解开这种疑惑他愿意砍一只手;第五,他跟了达摩很多很多年。

像这样的一个人依然会说:「吾心不宁,乞师与安」,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觉得不好意思,我们就是心不安,才来修行,才来学佛。

同样地,《金刚经》中的须菩提也是一位大师,跟随释迦牟尼佛很多年,号称「解空第一」(善解空义),像这样一个有智慧、会提问的人,他提的问题仍然是「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

这个问题在《金刚经》一开始时已经问过一遍了,接下来佛的回答和之前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1.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这也是《金刚经》的一个重点。佛说,一个人发了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呢?菩提心是「我应灭度一切众生」,我要令一切众生解脱。假如通过我的努力,一切众生都解脱了,那么这一刻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被灭度了。

也就是说,我要令一切众生成佛,但是当一切众生成佛的时候,其实没有一个众生成佛。

这是语言逻辑上无法解释的东西,当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其实一加一不等于二,当a等于b的时候,其实a不等于b……「何以故?」为什么呢?

因为「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这里和《金刚经》最开始佛给出的答案是一样的,相当于在这里又重新概括了一遍。

接下来,「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佛说没有菩提心,菩提心也不是真实存在的,也不是一个真实的法。

  1.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迦牟尼佛提然灯佛提得特别多,说然灯佛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佛,很多很多劫以前,释迦牟尼佛在然灯佛座下发了菩提心,这是他走上法道的开始,所以他对然灯佛特别有感情,有点像我们现在说的根本上师的意思。这是一个公案。

这里佛问须菩提:「我在然灯佛那里有没有发菩提心?」须菩提回答说:「如果我理解了佛的意思的话,那么您在然灯佛那里其实也没有得到菩提心。」

  1.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在前面的那个公案里,释迦牟尼佛的前世还未成佛,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在然灯佛座前发了菩提心,于是然灯佛对他说:「你将来会成佛,成佛的时候法号叫释迦牟尼」,「受记」就是预言的意思。

佛经里的受记特别多,比如《法华经》中有大量佛对各种弟子的受记,最后一步是为提婆达多受记。

受记这个东西在电视剧《西游记》的结尾被弄成了「上前听封」,好像取经的四个人都是佛封的,给唐僧封了旃檀功德佛,给孙悟空封了斗战胜佛……

这种说法只是为了老百姓更容易理解剧情,好像你得到的东西是佛对你恩赐,其实是不对的,完全弄错了受记的意思。

佛说:「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怎么理解呢?我们来打个比方:

性别是个真实存在的东西吗?对某些人来说特别真实,比如说有些男生不能跟另外一个男生太接近,太接近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有些女生不能跟另外一个女生太接近,太接近会有讨厌的感觉;但是对有些人来说又不真实,比如有一些女生只喜欢女生不喜欢男生,有一些男生只喜欢男生不喜欢女生;还有一些人有时候不确定自己的性取向,有时候又特别确定自己的性取向……

我们现在要说的是「性空唯名」,就是并不存在「性取向」这个东西,但是为了让我们沟通方便,为了让我们斗争方便,为了让我们能够用一些彩色的东西涂在身上游行,所以有了性取向这个概念。

但当你去分析「性取向」的时候,可能每一类都是错的。Facebook 注册页面的性别这一栏里有 37 个选项,将来有一天我们的厕所可能都会变成无性别厕所。

奥运会男女分组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 60 年代,有一个运动员参加女子组比赛获得了金牌,退役以后过着正常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在一个枪击案中死于意外,法医尸检时发现他是个男的。

发生这个案件以后,奥委会取消了他的金牌并开始进行严格的性别检查。性别检查技术升级了很多次,从临床检测到基因检测、染色体检测(现在又有人说染色检测也是不合理的)。

为什么?假如一个男性运动员成绩非常好,做了trans手术,希望报名女子组怎么办?不让 TA 报不符合政治正确,让 TA 报名等同于作弊,这是让奥委会非常困惑的一件事情。

讲这些是为了帮助大家稍微理解一点点「性空唯名」。我们不能取消性别这个概念,但我们又要明白「性别」这个概念只是我们捏造的,并不真实存在。

如果要上纲上线,对它的任何描述都经不起推敲,但是仍然有那么多人要研究这个东西,要把这个东西搞清楚。

如果有一个研究者能明白「性空唯名」,能明白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那么也许他能写一篇特别棒的学术论文,推动社会进步。

但如果这个人非常执着,认为性别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他的论文就有可能冒犯很多人,或者把这场运动搞的一塌糊涂。

「灭度」也是一样的道理,灭度只是人们对这种境界的一个描述,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灭度和不灭度。

但这个事情是这样理解的,痛苦和痛苦的消亡,这是两件事儿。

《金刚经》告诉我们没有真正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没有真正的众生得到灭度,没有真正的众生成佛,实际上是告诉我们没有真正的痛苦的消亡。但是先要明白没有真正的痛苦,你才能明白没有真正的痛苦的消亡。

这绝对不是告诉你,今天学了这门课以后,你了解到「哦!没有真正的痛苦的消亡,没有真正的解脱,没有从须陀洹到阿罗汉,也没有菩萨没有佛」,好了,上完课回去以后该痛苦的时候还是感受到真实的痛苦,那么这个课就白上了!
你就是因为有痛苦才来学佛的,我们要讲的是没有真正的性取向,没有真正的幸福,没有真正懂事听话的小孩……

如果你没有明白这一点,当你感受到强烈痛苦的时候,本来有一些东西是可以帮助你解脱的,结果你说《金刚经》里讲:没有真正的解脱。等于你把解决方案先否定掉了,那反而更糟糕了。

我见过很多学佛的人都是这样,很消极,对这些东西不在乎了。

但是也有一类人,他非常明白那个痛苦,他非常执着证悟成佛,非常努力,每天早课晚课,天天责备自己「我怎么还没有解脱?不是说解脱是一刹那的事吗?」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要教他:「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解脱,无智亦无得。」

佛在讲《金刚经》的时候,他面对的很多人都是执着于 solution 的人,比如他的很多弟子都是抛家弃子去修行的人,对于这些执着 solution 的人,佛会说solution 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但前提是你先明白这个 problem 不是真实存在的。

  1. 须菩提!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然灯佛给释迦牟尼受记说:「你在将来第无穷大个来世的某一天会成佛,当你成佛的时候,你的名号叫释迦牟尼。」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故事。

现在有个问题,「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受记」。
在这里《金刚经》给了我们一个很蒙圈的逻辑——恰恰是因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不存在的,是不真实的,然灯佛才与我受记。这是个非常奇怪的逻辑,这就需要大家自行体会了。

仁波切讲过很多类似的东西,他说:「空性是这个世界仍然在正常运转的唯一理由」。

我以前举过的例子:有一个孩子,他高考模拟考的时候成绩突然掉下来,我就跟他说「你的成绩是空性的,排名是空性的。」如果排名不是空性的,成绩不是空性的,那会怎么样?那太可怕了!意味着他的成绩永远也不能提高了,排名也不能提高了,他永远上不了大学了!

恰恰因为排名是空性的,成绩是空性的,才有了一切可能性。

如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真实存在的话,那么然灯佛怎么把这个东西给释迦牟尼佛呢?就是这个意思。

有点像我们讲过的公主头衔一样,你生下来就是公主。如果你生下来不是公主,你就不能成为公主。

佛就是故意这么说来引发人们强烈的逻辑冲突。这是种强盗逻辑,但是很好玩,佛经上有很多这样的话,你可以慢慢体会。

「诸法如义」意思是,诸法就是那个意思,诸法的意义是不变的,你要去理解、去体会佛法的真正含义,是要靠你们每一个人的。

  1.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世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前面这个我们已经很熟悉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音译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在这里佛说「其实根本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是无实无虚的。」这种语言的表达就已经开启了后世中观全套的系统了。

根据我们现在对佛教历史的理解,般若波罗密多和中观是在差不多的时期诞生的,也许《金刚经》比龙树的《大智度论》早个50年到100年,不会离得太远。所以这句话看起来很像「中观」的文体——无实无虚,不去不来。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接下来「一切法皆是佛法」,很好玩。

当有人问你什么是佛法的时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想问佛法和其他东西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佛法有但其它学科没有的?如果佛法要打 Marketing,那么它的差异化营销在哪?

好,现在正式告诉大家,佛法的品牌叫做「The middle way」,中道

对于中道的理解有很多不同的层面,最简单的层面就是「又不享受又不苦行」,这是世尊最早提出的。你仔细想一想,除了这个以外,你所知道的其他所有的修行都是要么享受,要么折磨自己。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修行就一定要折磨自己,不吃早餐、不吃晚餐(我认识一个中医不吃午餐)、不吃肉、不吃糖、不吃碳水、不吃油、还有人告诉我不可以喝65度以上的水……如果把它们全部加起来,就发现什么都不能吃。

总之其他的修行多少都有一点这样的观念,认为只有折磨自己的身体,灵魂才能得到升华。

另外一类观念就是要享乐。现在这种比较少,但是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非常多,尤其是在印度,婆罗门弄出来很多歪理邪说,有说杀多少只羊可以上天堂的,还有某些宗教会有一些世俗目标,弄个自杀式爆炸,去捍卫他们的真理,认为完成世俗的目标,就能得到灵性的升华等等。

佛法要讲的是中道,最简单的一种解释是不去折磨自己,也不去享乐。但是这个好难理解,对吧?所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帮助你理解中道。

比如我们说的 「非二元」就是中道 ,「中观」就是中道,「中观」就是佛法,「中观」就是佛法和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假如一个人把「中观」偷走了,创办了一门全新的宗教叫xx教,每个人必须充888会员才能入教,但是它教的内容是「中观」,那么它就是佛教。

反过来,一个人说他上的是佛法课,但他从头到尾都是告诉你「作善得福,作恶遭殃」,没有讲到「中观」,那它就不是佛法课,它只能算是心灵鸡汤课。

好,回到刚才的问题,一个人问什么是佛法的时候,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他想问什么是佛法有,而别人没有的;第二种是他想问佛教徒在干什么?佛教徒以什么为修行?他以什么样的修行才配得上自己的宗教信仰呢?如果问题是这个,那么答案就是《金刚经》上的这句话:「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所以从佛教的真正意义上来说,你可以没有戒律,你可以没有禅修;当然你又可以有戒律,你又可以有禅修。因为一切法都是佛法,吃肉也是佛法,吃素也是佛法,(为了众生)徒手杀海鲜也是佛法,把海鲜买回来放到海里去也是佛法。

但是你不要今天听了课回去后真的觉得只有杀海鲜才是佛法,放生的都是无知的人,你不要认为放生都是无意义的,从此鄙视放生的人。不是的!如果你鄙视杀生的人,你就也应该鄙视护生的人,如果你崇拜护生的人,你就也应该崇拜杀生的人。一切法皆是佛法。

接下来又是《金刚经》的常用的句式了。「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既非一切法,是故明一切法。」连一切法这样的概念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是有一切法的名字在而已。

  1.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他为什么要说大身呢,是因为人们称赞佛的相貌。这是古代的一个特征,当我们崇拜一个人的时候会崇拜他的长相,或者反过来说,只有长得帅的人我们才会崇拜。

你看三国,刘备长得很帅,诸葛亮、周瑜长也很帅,对吧?但是曹操就没有那么帅,所以曹操有一点自卑。从他写的文章就能看出来,他其实是有一点自卑的。他不愿意当皇帝也有一点这个原因,他觉得长成这样子,还是不要当皇帝比较好,哈哈哈哈,容貌焦虑,曹操是有的。

佛经里实际上是没有描写释迦牟尼佛具体的长相的,这个我们以前也说过,佛的长相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争议,大眼睛还是小眼睛?脸是立体的还是扁平的?胖的还是瘦的?由于每个历史时期和每个地区审美上的不同,这些都没有具体的定论。

但是有一条称赞是说,释迦牟尼佛长得高。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哪个阶段是崇拜长得矮的吧?也不知道为什么。

所以这条称赞是确定的了,他一定长得高。所以「人身长大」实际是在说释迦牟尼佛长得高。结果世尊在这里就举了个例子,他说:「个子高,非个子高,是名个子高」。

你可能会觉得反复地讲这句话有什么意义?如果拿破仑正在因为他长得矮而痛苦,你跑过去告诉他:「个子高,非个子高,是名个子高」,这有用吗?没有用。只会导致拿破仑一气之下把你杀了。那为什么《金刚经》还要花这么多篇幅来讲?

这就是哲学的作用,它就是一个种子。

假如拿破仑小时候熟读《金刚经》,抄写108遍,每天都背诵一遍「个子高,非个子高,是名个子高」,长大以后虽然他还是觉得自己很矮,非常焦虑,不愿意听见别人说「矮」这个字,但是在潜意识里他明白,个子高和个子矮其实只是一个表象,任何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

假如拿破仑喜欢一个女生,但是这个女生因为他个子矮选了别人,后来对方一家都过得很糟糕,有一天拿破仑想起这句话,他会觉得人生其实就这样。

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在把「个子高」与某种「好」的东西连接起来,但是在经历了一生的各种际遇之后,我们发现「好」这个标签并不存在。

佛说:「美满婚姻,非美满婚姻,是名美满婚姻。」对不对?但是我们并没有否定「个子高」这个结论,结论依然存在,所以最后有一个「是名」个子高,对吧?「个子高」没有被推翻,只是「个子高」不再重要了,或者它背后所代表的意义被淡化了。

所以要多学哲学,在你人生失意的时候,至少还有几句话可以拿出来翻一下。

  1.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做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好了,刚刚揭过了拿破仑的伤疤,现在正式开始揭各位菩萨的伤疤。

各位大到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小到在座的各位初发心的菩萨们:如果一个菩萨天天把手按在《金刚经》上发誓说:「我要灭度(度化)无量的众生成佛」,那么这个菩萨他算不上菩萨。

看见没有?我跟你们说这本书真特么不简单,我都后悔了,我干嘛讲这个?!就在公众号上搞点寓言故事多好!什么陪奶奶打牌、什么认识一个明星朋友,蹭蹭蹭,阅读量迅速就上去了!但是讲《金刚经》就好难,有时候阅读量只有几百。

如果我们今天不讲这门课,我肯定是让大家发愿度化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得到快乐和快乐的因,愿一切众生远离痛苦和痛苦的因……」菩提心的课还没讲够,大家还没养成每天早上起来发愿的习惯,我就开始拆穿你了,说:「如果一个菩萨每天早上起来说我要度化一切众生,TA算不上是一个菩萨。」天哪!怎么办!这课怎么讲!

所以佛说,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还记得我们前面讲过的吗?我、人、众生、寿者是四种不同的毛病。

第一个是「我」,对吧?得这个病的发病率几乎是100%;

第二个「人」是指在你身边,和你有关系的人,能为这些人着想,已经算很好的了;

第三个「众生」是指心里挂念着众生,不仅是和我有缘的人,也包括那些和我无缘的人,你都无分别的希望他们解脱,这个病不算常见,但是也有,比如给公众号干活的,拖欠他们工资的时候我就说「一切众生都因为你们的工作而获得解脱」,然后工资就可以少发一点(bushi,哈哈哈哈);

第四个病是执着于「时间」,属于潜伏性疾病,人人都有,但很难发现。

下一句「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完了完了,菩萨的生意没法做了,前面菩萨发愿度化无量的众生,你说你算老几?现在菩萨每天发愿要庄严佛土,你又说不配当菩萨。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意思是说佛菩萨的这些功德,佛菩萨的这些事业,佛菩萨发的这些愿,其实也都是只有表象,并没有真实的存在。

你可以把佛土理解为一个时空。比如释迦牟尼佛的世界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阿弥陀佛的世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至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半人马座阿尔法还是别的地方其实并不重要,你只要知道大乘佛教的基本设定是「每一个佛菩萨都有一个净土」,而这个净土是为众生而精心打造的。

佛经中大量地谈到净土,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法。

比如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每一个人都长得一模一样,不分男女。这里要插一句,2000 多年前要表达「无性别」时用的词不是无性别,而是男童。

童子在那个时代是一种称赞,和实际年龄无关,和实际性别无关,因为古代社会本身就男女不平等,所以佛经里说只有男性能成佛,女性要发愿来生转为男性才能成佛;另一个原因是人们自古以来就崇拜人的少年阶段,认为人越小就越干净,没有染污,没有受过社会毒打。

所以佛经里用的词在性别上选择男性,在年龄上选择童子,但实际上它要表达的意思是那里的人是无差别的。现在谈男童总是有点怪怪的。这就是一种教育法,所以你不要管西方极乐世界存在不存在,只要你开始想,它是一个无差别的地方,你都会得到很大的启发,痛苦会减轻。

《维摩诘经》关于「庄严佛土」这部分有一章讲的特别好,它会告诉你直心是净土、谦卑心是净土、慈悲心是净土、菩提心是净土。将来有机会可以讲一讲这部经,非常好。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我感觉这个地方是省略,它应该是说若菩萨通达了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说明真是菩萨。

  1.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一大串排比。想必大家一定都听过,古人写文章是如何惜墨如金的,对吧?在《金刚经》被翻译之后的300年当中《金刚经》都是靠抄写的,印刷术还没被发明,墨也很贵,纸也很贵,笔也很贵,砚台也很贵,不能缩写一点吗?「如来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五眼全有。」

那为什么不呢?就像前面拿破仑的那个例子里说的,所有哲学的东西,当你在读它的那一刻,未必就能让你立即解脱。但是你经常读,将来的一天它才会对你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现在看哲学书也是一样,有很多的讨论你会觉得很无聊,搞这个玩意干什么?讨论一个人有没有肉眼干什么?但是,你把这句话记住,将来的某一天会对你帮助很大。

我们现在解释这五个概念(嘿嘿,这是我想了好久才想明白的),为什么会有这五个?我们展开讲讲。

第一个,肉眼。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能够感光的 Device,一个 Camera。随便用一个遮光的东西挡住,你的肉眼就看不见了,肉眼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被一个小小的针扎到你的肉眼就报销了。

于是从古到今人们都会追求第二个,天眼。各种武侠小说,各种道家修仙是不是都要追求天眼?其实在印度天眼仅仅是指不会被东西遮挡的眼,也就是千里眼。比如说一个人可以看到墙背后的东西,可以看到地球另外一边发生的东西。

今天我们打开微信小红书,也能看到地球另外一边发生的东西对不对?它们是一样的,所以这个东西是无意义的。而且学新闻的同学就会知道,我们看到的只是自己想让自己看到的,我们不能客观的看到事物的全貌。

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些玄幻小说里也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比如有一个人有千里眼,他能看到花果山上发生了什么,但是如果大家在花果山演一个戏呢?不是一样可以欺骗他吗?

有一部电影叫《少数派报告》,说人类发明了一台能够预见未来的机器,但是这个机器得靠一个有天赋的「人」来判断对方是否是潜在的犯罪分子,如果对方在演戏,这个人也会误判。这些故事都在告诉你,天眼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个慧眼,慧眼有点像我们现代人说的天眼,指一种预见能力,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或者可以看到别人的想法,看到别人的因果等等。

既然他用「慧」这个字,你就可以认为是指有智慧的一个人,他能够做出一些智慧的选择——是躺还是卷?是跟竞品死磕还是做我们自己喜欢的产品?AI 还能火多久?我值不值得现在为它投资?好,这种时候你就需要慧眼。这些都是人们想要的,人们崇拜的。

在佛陀的那个时代有很多宗教师会告诉你,他有天眼、有慧眼,我们就会崇拜他,希望他能够给我们人生的指引。人们对智慧的理解是建立在「他能帮我解决世俗问题」的前提下。

一个老板要招员工,先把这个人带给有慧眼的人看一下「这个人怎么样?脑后有没有反骨?有没有福报?来了我们公司业绩怎么样?」。

电影《黑客帝国》里的先知假装看牙,让 Neo 张大嘴,看他的牙之后说「你很好,你很不错」,Neo 就知道了,他不是 The one 「那个人」。古代很多这种,通过牙齿看一个人。这种看人的本事叫慧眼,这都是人们想要的。

但是佛法的世界会告诉你,这些东西都是无聊的。你需要什么?佛法告诉你,你需要见地,你需要「苦、空、无常、无我」,你需要修行。因此,一个人非常有见地、非常有修行就是有「法眼」。

比如你看一个人,如果你觉得那个人前期出道的时候太顺了,那他30岁以前可能会自杀,这个就是法眼。(注:这句话的背景是课上大家讨论明星为什么会自杀?有一种说法是前期的经历太顺利了,没有意识到人生的苦和无常,大起之后大落就会更难承受,引发种种心理问题)

如果你很懂见地和修行,你也可以看到别人的见地和修行。

如果你没有学佛,你肯定也不关心什么是法眼,你也不会明白什么是法眼,你也不会遇到一个有法眼的人,所以这个说的五眼是一步一步递进来的,它们都是人们的追求。

最后一个,佛眼。佛眼就是解脱的意思。佛说,你们看好了。这个是只有我有你们都没有的东西(佛就是这样,大话王,对吧?)。其实你也不知道那个东西有什么功效,你也不知道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修到,但是你现在就是拼了命的要追求佛眼。

佛眼是非二元的,佛眼是漏尽解脱的,佛眼是究竟的。但你千万不要问佛眼是啥?佛眼有什么功效?根本讲不清。佛眼的功效就是不被任何痛苦和烦恼所迷惑。

  1.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而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恒河沙数的平方又来了。我们上次说,恒河沙的平方定义为X。有X这么多个佛土,多不多?须菩提说,多。

「而所有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讲到这一句,似乎是在跟你讲佛眼有多么大的力量,对吧?你想想看,恒河沙数的平方,这么多条数据,每条数据一个字节,就是全宇宙最大的数据库都处理不了。

更何况它每一条数据都是众生的若干种心。「若干」就是所有的意思,一个人所有的念头,以元宇宙的方式存,要存多大?恐怕一个人都是以TB来计算的,更何况是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世界里的那么多的众生的所有念头,但是如来全能知道。

到这一步都是在告诉你什么是佛眼。这就是佛眼,想象得了吗?想象不了。

好,再接下来告诉你,为什么佛眼能做到这一点?「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也是非常难理解的一点。

就是佛告诉你,我可以知道你的念头,你问为什么?佛说:因为你的念头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明白吗?念头它不是念头,只是我们叫它念头。

还记得我们谈过「性空为名」吗?他同时要说两件事,一件事情是说这个事情并不真实存在,但另外一个就是说这件事情它是有名字的,它的名字是不能少的,名字是它的表象,是它的运作。

我们也举了拿破仑矮的例子,我们说拿破仑矮这件事情是无意义的,但我们绝不会推翻拿破仑矮这个事实。

仁波切经常用:it's there,but it's not there 来表述这个东西,它在那,但它又不在那。

比如彩虹,彩虹每次出现是有规律的,颜色顺序是不可能被打乱的,但是我们又不会因为它是这样子而真的跑去挖一桶彩虹回家。我们知道这个东西不存在,它只是我们看到的一个现象。

万事万物都是现象,高和矮,快乐与不快乐,结婚与不结婚都是一个现象,它并没有真实的意义。

念头也是不真实存在的。你想想你的念头,如果你拆分你的念头,如果你挖掘你的念头,如果你想抓住你的念头,会怎么样?

你会发现你没有那个念头。它是抓不住的,不能推敲,不能细分,不能分析。但是念头有它的现象,我们是被念头驱动的,我们的念头是因果的果,是我们受到他人的影响而产生的。

因此,佛说念头非念头,是名念头。

  1.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昨天晚上有一个初学佛法的基金经理人跟我讲,他的按摩师会跟他聊一些佛法(随喜赞叹这位按摩师,利用任何一个机会和身边的人讲佛法!)

然后这位按摩师告诉我的这位朋友:「住高级酒店有损福报。」这句话把他吓到了!他就问我:「是不是有这么回事——有损福报?」

我说这个按摩师一看就是有修行的人(哈哈哈),讲的是有道理的。但是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看待的视角可能不同。

有的人看待财富的方式就是通过理财,他认为财富是通过理财、节约来的;有的人则不太重视这些,而是着眼于怎样把生意做大。

只要生意够大,什么年终奖,什么国外团建,什么下午茶,什么吃不完的哈根达斯,全都不重要!只要生意在增长就可以了!如果生意不再增长了,也不想省钱,干脆换一个生意。

福报也是一样。有些人看待福报的方式就是要「省」,不要享受。

其实全人类、所有民族的文化中都有这种因素,就是抑制一个人的享受。

这也是因为古代资源分配不均匀导致的,很容易地就诞生了一些食利阶层,这些食利阶层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如果他们过于注重享受,很快就会把自己玩死,所以才会有这种观念。

而我们现在都是苦逼的中产阶级,每个人生下来就在抑制自己这颗快乐的心,认为快乐是有罪的,所以我认为现在教人怎么去节约福报就不必要了!你应该看看《金刚经》,教人怎么挣福报。

怎么挣福报呢?世尊问须菩提:这个人布施了这么多七宝,是不是兑换了很多福报?

须菩提说:是的,太多了,我连一克拉的钻石都供养不起,这个人供养钻石的时候都是论星球算的,比不了,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然后世尊说:「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这个部分是《金刚经》前面一半没有讲的。

前面一半讲的是,我们谈论大乘佛教一字一句的功德,其福胜彼。(参考前文:「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所以我就跟我的那位朋友说:「简简单单地讨论一下大乘佛法,我们的功德就这么大了!你住五星酒店,你想想看?你住多久能花完?住到腻了都花不完!」我没有说按摩师讲得不对,但这只是看待问题不同的着眼点。

《金刚经》在这里再一次超越了我们的认知。

我们以前只是觉得《金刚经》在引导我们追求在见地上的解脱——哪怕追求一丁点儿的见地,都比我们追求实实在在的福报要有用得多。

但是现在,它更露骨地、更让人难以接受地是,它告诉我们:没有真实存在的福德。

以前的句式是:如来说福德非福德,是名福德。但这里就更加明确地告诉你:如果福德有实,如来就不会说福德多了;因为没有真实存在的福德,如来才会说福德多。

如果真实存在,如来就不敢在前面这么逗你玩了——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已用布施……但就是因为「没有真实存在的福德」,所以如来想怎么玩怎么玩,永远也跳不出如来的五指山。

之前我们学会的句式是:如来说 Xmind,非 Xmind,是名 Xmind;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句式:若 Xmind 有实,如来不说 Xmind 好,以 Xmind 无故,如来说 Xmind 好。

学会这一句很有用。比如说罪业。在中国「忏悔」这件事情非常流行,流行到可以用这个方式骗钱,因为很多人愿意交钱赎罪,或者买个念珠,用不同的念珠念咒忏悔业障的力度不一样。

为什么大家热衷于做这些事情?还是因为觉得自己业障深重。

从小的时候基因不好,牙长得不齐,个长得不高,到要求都这么低了还找不到男朋友,再到这么努力了经济形势还这么差,开一家店亏一家店……所有这一切,我们都会归结为业障深重。所以忏悔业障的生意特别好做。

《金刚经》这段告诉我们:若罪业有实,如来不说罪业多,以罪业无故,如来说罪业多。

只要在一个人的潜意识里面有了「多」和「少」,我们就有了一个真实存在的实体;只要有了真实存在的实体,你就陷进去了,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麻烦事儿。

想想我经常举那个例子,一个高三的孩子从全班前5名突然掉到倒数5名。若「名次」有实,如来不说名次的高低,以名次无故,如来才说名次的高低。

如果名次是真实存在的,怎么会从第五名掉到倒数第五?掉不下去对不对?只要它能掉下去它就能升上来。这个时候就应该劝孩子说:若成绩有实,如来不说成绩高。

千万不要以为名次是实实在在的,你越以为那个名次是实实在在的,你就越痛苦,越被他牵着鼻子走对吧?

从第五名掉到倒数五名的时候,你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前胸后背痛,没有办法好好活着,就是因为你太认真了。

讲一个非常不恰当的比喻(我马上就会后悔我现在讲的话):我们有时候骂一个人「神经病」,一定是因为那个人不是神经病,我们才骂他神经病,如果那个人有一点点神经病的潜质,接近神经病,或者他刚刚去精神科诊断过但没有确诊,你都不敢骂他是神经病!

只有当你百分一万确定这个人不是神经病,你才会骂他神经病。你骂一个人傻x,你百分之一万确定他不是真的「傻」,你才会骂他是傻x,就和这个道理一样。

当一个孩子成绩下滑的时候,父母和孩子讲的那些恶毒的话,其实都是因为父母认为孩子不会真的那样,才会讲那些恶毒的话。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父母是能够意识到名次是不真实的,成绩是不真实的。但是错误地使用激将法讲反话去刺激孩子才是最可怕的。

  1.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具足色身」就是说如来的肉身很帅,个子很高,鼻梁很高,颧骨突出,五官立体,很 man。他具足了所有一切人类能想象到的好的特质。总之就是先定了一个「具足色身」的概念。

接下来说,佛可不可以具足色身而见呢?须菩提很自觉地回答:「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上一节课的内容里有一个「大身」(如来说人身长大,非大身,是名大身)跟这个「具足色身」差不多。这里是说,以如来的肉身来见如来,不算是真正的见如来。

我经常想,如果现在有一个时间机器,让我们回到2600年前的印度恒河北岸,我们能不能知道释迦牟尼佛是谁?恐怕很难。

首先排除语言,假如先学了三年当地的语言,在无语言障碍的情况下,我能找出释迦牟尼佛是谁吗?因为当时印度的宗教师有很多,他们都是远离城市组成僧团或独自修行的。

根据我们现在的了解,当时世尊的弟子也没有多到哪里去的。总之凭你的肉眼,或者凭你的狗眼!在恒河两岸这么多的宗教师中,找出谁是真正解脱的,你能做到吗?

不一定。除非你通过一些别的方式,比如打听一下:「谁叫目犍连?」(这种古怪的名字估计只有一个人,哈哈哈)然后定位到他的老师,说:「你的老师就是我的老师!」

我的意思是说,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当释迦牟尼佛从一个人身边经过,这个人能够知道他是证悟的人,我要跟他学,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是一个人内在功德的体现。

目犍连、舍利弗、大迦叶都是有这样福报的人,他们都是高端知识分子,他们是尊贵的婆罗门,他们原来有弟子,有事业,而且年纪轻轻就已经混到了学术圈的顶峰,发表了很多论文。如果悉达多没有出家,他们是看不上悉达多这样的王子王孙的。

有一个故事说佛证悟以后,他遇到的第一个人,错过了成为他弟子的机会。这个故事非常发人深省。

两个人在路上碰上了,这个人说:「哎哟,你这个人,相貌庄严,修的不错哦!」

释迦牟尼说:「我已解脱,要不要跟我学?」

这个人说:「你老师是谁?」

释迦牟尼说:「虽然我拜过很多老师,但解脱这件事是无师自通的。」

这个人听了之后就有点不高兴了,他认为尊师重教是我们的传统,你居然隐瞒自己的老师姓名,自己解脱?不靠谱!然后他就没有成为佛的弟子(后面这些可能是后人加上去的,可能原本的剧情也没有那么的抓马)。

然后佛继续往前走,这个时候佛觉得找陌生人当弟子不太行,得找那种以前就认识我的人才行。

所以他就去找以前和他一起修行的五个同伴,这五个人果然看出他是解脱的人,就老老实实地追随他了。为首的叫㤭陈如。

你莫名其妙地出来说你是解脱的,你想讲佛法,确实没有人愿意听对吧?但是如果你有一个 Xmind 创始人的头衔就好多了(哈哈哈哈哈)!讲不通的时候还能讲人工智能,还能讲创业!

我想说的意思是,在那个年代能够成为佛弟子的人,都是有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内在证悟功德的。就不要说别人,哪怕是提婆达多,都是拥有内在的证悟功德的,他才能认可一个这样的人成为他的老师。

所以,这里是说你仅仅看「具足色身」,只看一个人帅不帅,能看得到如来吗?不能。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解释下「诸相」的意思。色身是诸相当中的一个。

它先举了色身这个小的例子,然后再告诉你所有的相、所有的表面现象,即便它是具足的,也不能以此见如来。

比如「慈悲」,这也是如来的一个相,而且如来的慈悲是「具足慈悲」,是一种百分百、毫无任何染污和杂质的慈悲,那么你能不能以百分百的慈悲来见到如来呢?

回答是「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就连具足慈悲这样的相,也不能见如来!

这样的回答如来就非常满意。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假设我们现在把麦克风递到目犍连的手上问他:「你为什么要追随这个老师?」目犍连关于这个问题回答了5大类,每大类有5小类,共计25个要点。

须菩提对目犍连说:「以你说的这25个要点,都看不见如来!」

换句话说,这25个要点都是有名无实的,并不真实存在的,并不是板上钉钉的,并不是究竟的,并不是绝对的(佛教里面所说的究竟就是 absolute、ultimate),我们不能通过你说的那些理由,就认为他是如来。

我喜欢一个东西,当我把它推荐给别人的时候,会告诉对方我喜欢这个东西的理由,它的优点是什么,但在那个人看来是完全不同的。

在世俗的层面,我们努力地通过各种理论体系上下文来迫使我们 on the same page,故意表达我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点,以便我们能够沟通,但实际上很难。到心灵的层面,这种现象会越发明显。

  1.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意思是,须菩提,你不要这么说。不要说什么呢?不要说:如来是这么想的——「我当有所说法」。

就是说如来早上来讲课,他觉得自己要好好备课,今天要好好地讲一个大法、深法、高法,一个所有人都没听过的、所有人都满意的、所有人都惊讶的法。

「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如果有人说如来是有说法的,有人说如来说了一个非常好的法,那么这个人就已经犯了诽谤佛的罪了,他其实没有听懂如来在说什么。

《金刚经》有的时候是有点刻薄。

这部经前面部分就已经说过,如来讲法这么多,到底有没有讲?须菩提说如果我理解没错的话,如来你什么都没有讲,如来说很好,如来什么都没有讲。

最粗浅的理解是,不要执着于如来说的话。不执着于语言,不执着于文字。不要引用佛说的话,佛说他没说过。

更进一步的意思就是,任何东西其实都只是你的理解,是你内心的投射,不要牢牢地抓住那些如来说过的话。

尤其是佛经里这么多浩如烟海的、非常矛盾的东西,很多人断章取义,拿出其中一段当成至理名言,很可能是有害的。

仁波切说这一点也是《金刚经》令他觉得最震撼的地方。

人类有这么多宗教、哲学、科学,没有一个学科的创始人,没有一个宗教的创始人会站出来说:我说过的东西都是P。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说:我49年什么都没有讲过。就凭这一点他就是很伟大。

所以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那么他其实没有听懂佛在说什么。当然这也是对般若波罗蜜多的一种维护。「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还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在他证悟成佛后,是不打算出来讲课的,他说世人无法理解,所以决定宴坐林中,意思是从此以后沉寂在树林中,不出世,不讲佛法。

这个时候天人因陀罗来祈请佛说:不要这样呀!还是有一些世人能听得懂的。然后世尊才决定说法。

这个故事其实很深,但是我们在课上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机会真正地去剖析这个故事。它有一个层面是我们刚才《金刚经》内容所揭示的层面:「说法者无法可说」,也可以看成一种解读。

另外一种解读是,佛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随缘的,不是他主动的意图。而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都有意图对吧?—— 我要成为谁谁谁,我要做怎样的事业,我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伴侣共度余生……都有一个目的。

只有佛,在他证悟之前,他的人生是有追求的,追求解脱,在他解脱之后,他的人生是没有追求的。

但是一个没有追求的人生是不是活得就不好?不是,他解脱后还有49年的人生,这49年的人生很随缘,有人请他讲课他就讲。

央视拍的电视剧《百年虚云》最后一集,虚云老和尚已经90多岁了,有人找他说想修庙,他说:「等一下。」然后进屋去了。

过了一会儿,老和尚收拾行李出来了,说:「那就走吧!」请他的人说:「去哪?」老和尚说:「你刚才不是说去修一个庙吗?我们走啊!」

这几个人还以为要在这儿住个两天,跟老和尚促膝长谈,慢慢讨教,先把合同条款说清楚,有哪些报酬,最后再决定到底要不要修,结果老和尚说:「你等一下。」然后收拾好行李就可以走了,非常了不起。

还有一种理解是,我们默认天人会比我们好很多。尤其是天人的王,玉皇大帝,修仙得道,活了几百万年,什么都懂,智慧比我们高(不一定是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但至少比我们强不知道多少倍了)。

玉皇大帝说「这个东西好」我们就会更加珍惜。玉皇大帝请佛讲法,佛才讲的,也有这一层意思。总之这个故事有好多可挖掘的。

  1.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白」是下级对上级说话,「慧命」是对须菩提的尊称,就是说他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高等智慧生物须菩提。

「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前面有过这个段子,佛说五百年以后的人要想理解我们说的这个东西太难了,如果能理解,这个人就太有福报了。

这里这句话的意思是,须菩提问佛:未来世的众生,听到我们这个法,听到《金刚经》,到底能不能升起信心?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彼非众生非不众生的意思就是,他不是众生,但也不是不是众生。

我建议如果大家是最近才开始看《金刚经》的课的话,可以看我们公众号前面那些东西。

总之《金刚经》有些东西还是很难的。把我们放到这个场景当中去,须菩提的问题是:未来这些众生,听到《金刚经》能理解吗?然后佛给他的回答是:你不要着眼在「众生」这个问题上,不要老是谈什么众生不众生的。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这个和「彼非众生,非不众生」,大体上是同一个意思。

当须菩提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的着眼点是什么?着眼点是众生,是论「个儿」算的,是可数名词,2023年全球80亿人口中,能有几个听得懂《金刚经》的?佛没有回答。

最重要的一个点佛都没有批评他,佛都没有说:「金刚经,非金刚经,是名金刚经」,也没有说「懂,非懂,是名懂」。

「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在这句话中,如果是我们这些学《金刚经》学得一般般水平的人看到这个问题,上来就会说,佛说:「信心,非信心,是名信心」。这样回答的话也很不错,也很棒啊。

但是佛连这个都没有理。佛直接说:你说的众生是什么意思?你想问在2023年地球上有多少众生能听得懂《金刚经》?可是众生也是一个你下定义的东西。

这部经就是下手有点狠,佛讲话的风格就是这样。


今天是《金刚经》最后一节课,我们来做一个总结。

先解释一下,《金刚经》是一个哲学书。所以你在读它的时候,如果不知道它的语境,又没有人给你讲解,你八成是看不懂的,你不知道他在对谁说,以及他要驳斥的是什么。

哲学全是这样,每一个哲学家的著作单独拎出来你都不会太明白,只有你放在他那个时空的学术氛围里,你才能知道他的观点。

此外,《金刚经》是全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书,TOP10 绝对是有的。而且它是人类的第一本出版物。

在出版这个概念之前,所有的书是手抄的,手抄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和原版不一样,有时候是一句话漏了,有时候是觉得不押韵故意删减了,或者是故意把一些字写错。

古人经常会故意把一些字写错,这样做的作用是——等这本书流传出去以后,就知道这是谁抄谁的,起到一个版权保护的作用,另外是为了附庸风雅。

古人都是这样,留一点点自己的印记在里面,某个字别人都这样写,他偏要那样写,这就变成了他的一种特质,一个符号,以显示他和别人有一点点不一样。

直到唐宋的时候我们才发明了印刷术,印的第一本书就是《金刚经》。这件事情其实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因为印刷术刚发明出来的时候一定是当时的「高科技」,类似我们今天ChatGPT,它被发明出来干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印经书!what!皇帝为什么不印自己的诗集呢?(各位皇帝都喜欢印自己的诗集,对吧?哈哈哈)

所以这本书在当时一定是畅销书排名第一,也给了今天的我们很多启示。但是由于这是一本哲学书,所以想要真正地理解它还是要花点功夫的。

数千年以来,这本书更多的还是作为一种被崇拜的对象,被放在书架上面镇宅,或是谁家里亲戚生病了,把它放在病房里,或者谁晚上做噩梦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把它念诵一遍,降妖除魔……

但我们的目的还是要真正地理解它,真正地把这本哲学书看懂。

  1.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里须菩提请教世尊,佛有没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音译,它的原意是「无上正等正觉」。

「无上」就是无上,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了,「正觉」好理解,他是觉悟的人,我们是没有觉悟的人,我们是迷惑的人,所以 Buddha 这个词就是「觉者」。

「觉者」这个称号不是佛发明的,而是当时已经存在的称号,当时的人们有一种追求就是成为觉悟的人,而佛直截了当地说:「我就是觉悟的人。」

但是营销领域就是这样,随着时间的发展,只要你的这个东西取得了成功,别人就会用你这个名字,佛火了,后面就会有很多人都说自己是「觉者」。所以佛就只能说我们这个觉不是普通的觉,我们这个是「正觉」。

这个就是 marketing,前面你说你是 mind mapping 就可以了,对吧?后来人人都是 mind mapping,连 WPS 都是 mind mapping,怎么办?你得在前面加一个,对吧?什么样的 mapping?full-featured mind mapping ,哈哈哈~(园长在用自己的公司举例子)就是这个道理。

过了一段时间,「正觉」也不行了,大家都叫「正觉」。怎么办?在前面再加一次。叫「等正觉」,「等」其实是无分别的意思。

平时我们说的第几等第几等,就是有分别的意思。从「等正觉」开始已经是大乘了,小乘到「正觉」就结束了,另外要声明,在小乘中是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词的。

好了,这个还不行,还要再改成「正等正觉」——我不知道别人的「等」是怎么等的,反正我们这个是「正等正觉」。再接下来还不行,最后还要加上「无上」!加到「无上」就没有办法再往上加了。

这就是营销学的一个困境(哈哈哈哈)因为你自己要不断地提升,你要发新版,你会告诉别人新版比之前的版要好,这就麻烦了,因为之前你已经 best of the bests 了!这还怎么升级?就有点类似于这样。

在这句话里,须菩提说,佛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实际是无所得的。

我们以前讲过,学佛法和学其他任何东西是相反的,不管你是打网球还是学编程,你都会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既然它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那么肯定会有一个检验标准,但这些东西属于世间法,而当我们要讲出世间法的时候,它一定具备一个条件,就是「无所得」。

《金刚经》是属于空性的教授,它和后来诞生的佛性的教授在语言风格上是不太一样的。但是在古代,它们讲的是同一个东西。

比如在《金刚经》中说,「于法无所得」——你跟佛学了49年,从他成道开始,一直跟着他直到他涅槃,最后他告诉你,你什么都没学到,这是《金刚经》的语言风格。

但是如果你看一本讲「如来藏」、讲佛性的书,它的语言风格则是告诉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你本来就有的。你的学习只是去认知,去发现。

这就有点像你拿着手机找手机,明白吗?你花了49年的时间跟随佛陀,就是为了让你认知你的手机现在就在自己手上,这个是如来藏的语言风格。

它们说的是同一件事情。但是历史上有这么多的民族、这么多的朝代、这么多的听众,我们不得不把它们分成不同类型的教法和门派,门派之间还要吵架、要辩论。

但是你要明白,中观的空性学派的语言风格就是「于法无所得」;而另一个流派是告诉你,这是你本来已经有的,你只需要去认知,去感受。

  1.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地方再次强调,对佛法是平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一种平等的法。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你想要得佛的果位(也就是成佛)的话,《金刚经》给你开出了一个成佛的公式。

它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第二个是「修一切善法」。

这个其实就是我经常说的「陪奶奶打牌」的例子对吧?——我不关心结果,或者我明知是没有结果的(挣的钱还是得还给奶奶)但我还是要去打,而且还要非常尽兴地打牌。因为不计较结果,所以打得更猛,玩得更嗨。

修一切善法的意思就是 do everything,做一切事情,做一切想做的事情。比如做AI思维导图,然后再做一个新产品;比如招人,比如开人,给人加薪,给人减薪(不太可能)等等……

但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训练一种心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也是《金刚经》的一条主线。它一直在强调这一点,比如前面说如果一个菩萨感觉自己很累,说明他没有做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他就算不上是好菩萨,对吧?

复习一下「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是众生的四种病:

第一个「我」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也是最好理解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甚至没有人会不承认这一点;

第二个「人」比较难理解,有很多人读《金刚经》以后,他会问无人和无众生是有什么差别?其实这里的「人」是指你比较关心的人,比如你身边的人,你的亲戚、朋友、前男友等等;

第三个「众生」是只有菩萨才有的病,没有发菩提心的人也知道有众生,但是觉得「众生」随便他去就好了。

《维摩诘经》说,菩萨为什么会生病?因为众生还没有解脱,所以菩萨发愿度化众生。但菩萨有没有被众生概念烦恼到?这要看菩萨的级别。

初级的菩萨叫做初发心菩萨,初发心菩萨就是肝脑涂地拼了命的为众生,比如做什么大藏经 App,把自己搞得累得要死,这个就是有众生相,但是《金刚经》很无情,《金刚经》对一个初发心菩萨也是不放过的;

第四个「寿者」就是时间。正常情况下其实我们不太会凸显这个病,我们都明白「哦!一切都是无常的,有生必有死」。但是在某些时刻就会凸显这个病,比如,当你拼命念阿弥陀佛,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你总是在向往某种永恒的东西。

所以我们的修行(我们成佛的道路)在这一句话中被精简成两点:一、do everything;二、在此过程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能做到这两点你就是一个大修行人。如果当一个大修行人是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念两个小时《普贤行愿品》或者每天打坐两小时,那就太简单了,那才是真正容易做到的事情!你以为大修行人就是学佛996吗?

我们可能会问一个问题,说佛在这里为什么要说「善法」?佛为什么不说 everything?事实上对佛而言,他说一切法和他说一切善法是一样的。因为不管他怎么说,你都会误解。

2600 年后的今天,也许另一拨人正在地球上的另外一个地方讨论「法」到底应该翻译成 law 还是应该翻译成 rule?有时候仁波切会翻译成 phenomenon,但有时候他也可能翻译成 everything。

你来学佛法,很快就会明白一个基本的原理——任何一个判断性的东西,或者价值取向的东西,都是非常脆弱的。今天觉得它是善,明天就不一定了,到了后天的时候,你会觉得根本就不应该说「善」和「不善」。

比如为了让黑人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美国大学录取分数线降低10分,但是最近是有一条新闻是美国最高法院判定大学不可以在招生规则上面涉及任何肤色的问题,因为涉嫌歧视。到底谁是为了平等,到底谁是为了消除种族和肤色的对立?这个永远讲不清楚。

  1.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波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个就是字面意思了。三千大千世界,我们说过是一千的三次方,十亿个太阳系,用这么多星球的珊瑚玛瑙七宝布施,功德大不大?

我们把公司利润的1%捐给某某基金会,这个功德都是非常大的,人家捐都是按整个星球算,功德大不大?

然后他说,如果有人读诵般若波罗蜜多,乃至四句偈(佛经里面讲四句偈,就是讲每一句话)讲解给他人听,前面那个(按星球捐七宝)的功德,连后面这个功德的百千万亿分之一都比不上。这么大的功德还很容易得,比布施一个星球容易多了!

也有一些佛经会说,供养一朵花。但是供养这朵花的时候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心态去供养,你的功德是胜过前面的功德。

这里我要提一下,我们总说供养,假如我们供养佛菩萨旺旺雪饼,我们要怎么供?

这2000多年来别的没发展,关于供养的各种细节发展得特别好!首先得是干净的食物,咬了一口以后就不能再供养了,然后你要念诵供养偈多少遍,再然后供养的东西变质了你还要忏悔等等等等,总之搞了各种各样供养的的办法。

但是我们现在来学佛,我们都是现代人,就不要搞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了,不要被这些形式上的东西给困住了!简单地说,供养就是你愿意。所以为什么说供养和布施是同一个词?它甚至和舍弃也是同一个词。

供养的意思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好吃的东西,别人从比利时给你带来的巧克力,按照你的性格,是绝对不会和别人分享的,但是你现在要修行,那么你可以假模假样地说:「我可以和佛菩萨分享,如果观世音菩萨吃巧克力的话!」

所以其他的都不重要。你吃和不吃、扔和不扔、变质或没变质这些都不重要。仁波切也说过,只要你觉得是好的东西,你都可以共享,从旧金山的脱衣舞女郎到海军陆战队员的六块腹肌,只要你觉得是好的东西,你都可以用来供养。

但仁波切的后一句话是:事实情况是,当我们看到脱衣舞女郎和海军战队员的时候,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拍照(哈哈哈哈)我们很难想起供养这件事情,所以这才是修行。修行本质上就是你的心——你愿不愿意供养,你能不能想到供养。

  1.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金刚经》、《心经》都有明显的成书过程的痕迹。这叫共创。

他不是一个人写的,而是不断地有人在里面添两句,不断地有人添两句……但这个习惯到了公元纪年以后就停止了,现在你已经不可以添了。但是在长达几百年的过程中,是有人不断地往里添东西的。

当讲到善法的时候,前面一个人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觉得就已经满足了,但是后边一个人就一定要添一句说「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他怕后人真的执着一个善法。如果没有这一句,我相信这一千多年来人们就真的开始讨论什么是善法,搞一个善法附录。所以这里非得有这一句,cancel 掉前面这个东西,才能成为一本完美的书。

在这里,佛问须菩提:你们千万不要以为如来会这样想。怎么想呢?「我当度众生。」所以《金刚经》真的是太狠了!下手不留余地。

如果是我们写一本书,肯定说:「求求大家!发菩提心!」每天早上醒来说「我当度众生」,把「我当度众生」当做一个 password,每次登录 Google 或者苹果的时候都敲一遍,然后每一天都念诵。这是菩萨境界。

但佛的境界是:你千万不要以为佛会做这个念头,说『我当度众生』,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众生如来可度。

如果有众生如来可度,那么如来就有「我、人、众生、寿者」四个毛病。他有「我」这个毛病,又有「众生」这个毛病,然后他还要分「已度」、「未度」、「要度」、「先度」、「后度」……就跟豆瓣看片一样,有一个众生的 list。

接下来「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这句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并且这一句应该配合后面四个都是一样的句型(但这里省略掉了):「如来说有人者,则非有人,而凡夫之人以为有人」;接下来应该是「如来说众生,非众生,凡夫之人以为有众生」;「如来说时间,非时间,但凡夫之人以为有时间」

  1.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我们前面其实已经解答过三十二相了。在那个时代,我们就把三十二相理解成一个长得特别帅的男子、美男子、帅哥,都行。

现在佛问须菩提:你可不可以对如来的定义就是帅呢?或者说,你可不可以觉得如来很帅呢?须菩提说:那当然了!(这是一道送命题,哈哈哈,须菩提觉得,这不能随便乱回答对吧?前面讲哲学的时候还可以顶两句嘴,但谈到如来的时候一定要说如来帅。)

然后佛说,须菩提,如果你认为可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的话,那么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随便举个例子,现在内娱谁最帅?肖战?所以这里的意思是,如来说,如果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来观察如来的话,那么肖战就是如来。

为什么我要解释这句话?因为在很多佛经上会有大量称赞转轮圣王的句子,这些对转轮圣王的描写和称赞都是凡夫无法企及的。

比如说转轮圣王的大象是怎么样的,他的马是怎么样的,他的大臣是怎么样的,他的将军是怎么样的,他的王后等等等等(你们不会想听的)。

但是看了这些佛经以后,你会觉得转轮圣王是人类不可企及的,是非常高不可攀的,所以讲到这里你不会有什么感觉,因为转轮圣王已经是很 high level 的存在了,像天人一样。

但是如果这句话是告诉你,玉皇大帝即是如来,你不仅会没感觉,甚至还会误解这句话,从此以后画佛像画的都是玉皇大帝的样子……千万不要这样干!要画就画肖战版的佛像(哈哈哈哈)。佛在这里是说,如果我们看中的是佛的外相的话,那么肖战即是如来。

这个时候须菩提说,如果我理解的没错的话,不应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你看在这一段文字中,须菩提的心态发生了一次改变,就是如来帅不帅其实不重要。告诉大家这几千年来关于如来长什么样,真的是一门大学问。有很多人在研究。

本来应该是不同时代的佛像是不同时代的造像艺术,可是到了唐代以后,我们又要维持唐代的造像艺术不变,以至于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的佛像都是胆固醇偏高,都是双下巴。

我就很难,你知道吗?我认识一些「艺术家」朋友,我跟他们说想造一些佛像,能不能用现代艺术的方式帮我表达?结果他画出来的还是双下巴。

我说:「不不不不,我要的是现代艺术。」他说:「我这个就是现代艺术,但我觉得佛像一定要庄严。」我说:「胖就是庄严吗?」他说:「难道瘦是庄严吗?」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虽然我们自己要拼命减肥,但是我们又说胖子才庄严,多么的非二元!每次我都是以这个为借口,有好吃的东西时候就说:胖更庄严,对不对?面对美食,我一定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我的意思是想告诉大家,你们以为唐代过去了吗?

接下来是《金刚经》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偈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因为这句话讨论来讨论去,其实也是很好理解的。再次强调一遍,佛经是用白话文写的。

刚才我说了,它毕竟是那个时代能够读懂的东西,所以这四句偈非常的简单。我们多少都是期待那种有求必应的佛菩萨,如果你们读《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会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是关于如何以「音声」求菩萨的。所谓「闻声救苦」,对吧?

打官司打不赢你可以念观世音菩萨,在战场上打仗你也可以念观世音菩萨,都是这样,非常的精彩。但是你想想,《法华经》和《金刚经》他们是差不多时间成书的,是同一个时代的东西,都是同一个鸠摩罗什翻的,他自己就没有觉得很矛盾?

你深入地去学就会发现,他们只是不同的语言风格,他们讲同一个东西,但表面上可能非常相反。一部经告诉你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而另外一部经告诉你,遇到什么困难,赶紧念观世音菩萨。特别好玩。

  1.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具足可以翻译为 perfect。这里是说,如果你不认为如来仅仅是一个 perfect 的众生,那么你就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下一句: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有好几个否定词,我们来顺一下,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你认为,如来不是因为他的帅而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话,那么,须菩提,你千万不要这么认为。」

Cancel each other,还记得吗?前面说「不要以为如来长得帅他才是如来」,现在告诉你「不要以为如来不是因为长得帅,他才是如来」,Oh,my gosh!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意思是,你千万不要认为,一个发菩提心的人,他会来讲断灭法。「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什么是断灭相?我们讲的所有的东西,说那个东西「没有」,都可以叫断灭相。今天这个牛肉面卖完了,没有了,断灭相,今天的猪脚姜卖完了,对不起,没有猪脚姜,断灭相。

我们前面讲到「于法无所得」,说佛有没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说有没有阿罗汉?有没有须陀洹?有没有斯陀含?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不知天高地厚,试图来解读《金刚经》的人,他说没有,他很危险,因为他在说断灭相。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不应该跟大家说断灭相。

反过来说,如果有一些中观派的不肖子孙在讲中观的时候,有人来抨击他们的时候,常常会引用这一句。就是说:「如果你继续这样讲,那么就是断灭相,佛告诉你,发心的人不说断灭相。」所以有时候我们要配合另外一种说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你本来具备的,本来就有的,所以才无所得,这就不断灭了。

人们还是喜欢「有点东西」,对吧?如果大家来了以后全都讲空性的话,那就挺可怕的,对吧?其实不是空性可怕,而是断灭相可怕。

最简单的断灭相是什么?就是人死如灯灭。认为活着的时候该吃什么吃什么,该喝什么喝什么,抢银行不被抓到都是好,反正死了以后我们什么也不知道,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断灭相;另外一种是在打坐的时候期待念头的消亡。他认为念头是能「断」的。

这个时候就要靠老师的善巧方便了。

我的粉丝群里有一个人说打坐一段时间了,他觉得心越来越清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提起正念,那我会说,首先这说明了你的修行是有进步的,非常好。

但是你是说你在上坐的时候心更容易平静下来,那也极有可能是「昏沉」的一种。说明你的睡眠质量越来越好了,已经好到了可以坐着睡着了。但是你自己不知道。这是一种很容易犯的「断灭相」。

还有一种很深刻、很难察觉的。比如基督教认为有绝对真理,但是人无法证得;再比如哲学家说没有究竟真理,虚无主义……人们的这种认知非常微妙,我们平时讲课如果不深入的话,是很难触及到这些东西的。

我们会以为站在凡夫的角度,究竟真理用中观派的话说就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究竟真理就是无无无无,什么都是无。于是哲学家觉得,这很好啊,般若波罗蜜多拿出来一看,就是他们想要的东西。

但是仁波切说,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呢?他一定是说,真理就像你的眼睫毛一样,你很难看见,你甚至从来都没有见过它,你从来没有见过它的原因,不是因为它难以获得,而是因为它离你太近了。

  1.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再一次戳中你的穷困,你物质的贫乏,哈哈哈哈哈!「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这里突然跳进来一个概念是前面没有的,就是后世讲到「无我」的时候,他都要区分一下,前面的「无我」是没有「我」,叫「人无我」,而后面的「无我」是「法无我」。

法就是 everything,法无我就是指一切法没有本自存在的本性。这是哲学里人们容易探讨的本体论,但如果你只是为了修行,你也没有必要这么深入这个哲学的范畴。

好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有人了知一切法没有本性,会怎么样呢?他会修成一个佛教里面经常鼓励大家修的「果」,叫做忍。

前面我们讲六度的时候,也有过一篇是专门讲「忍」的(详见《六波罗蜜详细说》(金刚经系列第10课)),就是我们平时认为忍辱是「辱」来了,你要「忍」,但是佛教里讲的忍辱是不管你起不起那个念头,你都不在乎,不当回事。

当你明白一切法都没有自性的时候,你没有执着于那个事物的本性的时候,你知道它只有「名相」而不执着的时候,你就可以忍了。

反过来你想想,那些不能忍的人会怎么样?一定存在某种执着的,对吧?所以如果有人能了知一切法无我,这个菩萨的功德,胜过前面布施七宝的功德。

「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故说不受福德。」《金刚经》全都是颠覆三观的,这些菩萨知道一切法都是无我的,然后他就会忍了,对吧?别人说到父权的时候,他不会起嗔心;别人说到女权的时候,他也不会起嗔心。

但是现在经上说,这样的菩萨,他不受福德,他没有福德,他没有存储福德,他没有福德账户……这样的菩萨太厉害了!为什么呢?须菩提开始有点坐不住了,他问佛,菩萨为什么不在福德银行开户呢?然后世尊说,这些菩萨的对福德不贪著,所以他们不受福德。「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1.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在世尊的一生中,有很多的名号,第一个就是佛陀(Buddha),翻译过来就是觉者,这是他最早的 nickname。但是后来他有很多新的 nickname,其中他自己最喜欢的就是如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问如来,他是坐着?还是躺着?他有没有坐过?他有没有躺过?凡是问这一类问题,说明这个人没有懂佛法。因为如来就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古汉语中有人会把如来解释为「好像来过」(如就是好像);也有一种解释是「不动」,所以如来就是如如不动。这两种解释都可以。

  1.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众就是多的意思。三千大千世界,全部用微观原子的角度去看待,多不多?须菩提说,那当然多了。然后佛说,如果这个原子真实存在的,那么我们就不说原子多。「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再来一遍。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其实整个佛法的发展,简单来说就是佛在世时讲的东西,弟子明白了就得到解脱,不明白的就会把这个东西进一步地解释,解释再解释,最后就变成了今天的14000卷佛经。

《金刚经》核心的一条线索是「性空唯名」。这里讲,三千大千世界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有的只是三千大千世界的名字,微尘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微尘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微尘有多少?如果认为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就叫「一合相」。

什么是「一合相」?我换一种方式讲。中观他们是怎么解释万事万物不是真实存在呢?他们会说,如果万事万物有真实本性的话,那么本性就会有「生、住、灭」,在讲到生的时候,他会用一本书2/3的篇幅谈「无生」。

好了,这个时候大家又会问「无生」是怎么生的?或者有一派的中观师会说:(无生)生于空性。于是又会有人问:怎么样生于空性?(一合相)和这个道理一样,当人们去谈因缘和合,就会有人把因缘和合当成一种可以执着的东西。

前两天有一个师兄问园长,对「因果」怎么理解?我跟他说,你只要记住一件事情,教你「因果」不是要你去找因,而是告诉你这件事情是有很多很多的原因构成的,反而是让你不要去责备那些(因果)。

它只是一个因缘和合的假象。事物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有一个究竟的「生」,有一个哲学的「生」,有一个本体上的「生」。但是我们又要说事物是因缘和合的,于是就有了一个「和合生」,这里就是在讲这个,只要你说「因缘和合」,就会有太多人认为「因缘和合」本身是一个可执着的东西。

  1.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人们经常说释迦牟尼佛没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对吧?有人问:「那他还在这里大谈特谈什么呢?他讲了五千个字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结果他说他自己没有。」这个就有点强词夺理了。

妇产科医生都得生过孩子吗?医生都得过这个病才能当医生吗?他讲这个话,是因为你有病,不代表讲这个话的人他有这个病。

如果我们新时代的众生,除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见,那么这些见也一样是《金刚经》驳斥的对象。

  1.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这也是后世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后世尤其是禅宗就会用「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这一句来表述这些东西「就这样」,老师讲累的时候,老师说「就这样」。

顺便说一下,在鸠摩罗什的这个时代,「性」和「相」两个词是同一个意思。所以它里面讲法相就是法性,它是不分的。

到了玄奘的时代就都对立开了,性就是自性的性,相就是 phenomenon。这就是语言。他俩才过两三百年,研究问题就更加地深入,语言就必须更加区隔开来。

  1.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劫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用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和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前面还是称赞,就算有人以无量阿僧祇劫世界七宝布施,也永远无法赶上一个念诵《金刚经》的人的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用此经乃至四句偈」一个人发了菩提心,并且又用这部经里的任何一句话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受持」其实和供养是一样的。

怎样算供养呢?——后人发明了一大堆的咒子,发明了一大堆的仪轨去供养,但是说到底,供养只是你的念头。一念供养就是供养。

不要以为要有一个什么动作去受持它,或者有一个什么行为去受持它,不要认为受持有一个评判标准。受持就是一种念头。一念发心受持就可以。

「读诵」就是读它。古代没有双音节单词,一个字就是一个意思。「读」是study and research。像读一本小说、一本哲学书那样去读。

「诵」是我不懂它的意思,没关系,我就按照字面的意思「诵读」。那「演」和「说」有什么不同呢?「演」是解释,表达;「说」有点像我们现在说的劝,对你说——「好好修」。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突如其来的一顿总结。《金刚经》讲了这么多,现在你要为人演说了,请问怎么为人演说?对吧?所以他突然总结一句,目的是为了让你在为人演说的时候能够用得上。

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一句话相比整本经来说,反而是轻描淡写的?我们前面讲了大学哲学系四年课程,结果最后来了这么一句。其实是告诉你为人演说的时候,从这里开始。过了这个坎才是佛法,之前的全部都叫前戏。😂

有很多人认为这是《金刚经》的最精华的部分。但是你想想看,我们上了这么多节课,精华的东西有很多,作为一本哲学书,它本来就是有语境的,如果没有前提你很难给别人讲清楚。那凭什么这一句话变成《金刚经》最精华的部分?其实啊,这句话就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过这道坎的标准。

如果一个人跟你讲任何一个东西是眼前有形有相的,跟你讲是追求短暂的利益,还是长远的利益,它们都是一样的,还没有过佛法的槛,他还不算大师。所以在讲到为人演说的时候,他说「云和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在《坛经》中有一段是慧能快要圆寂了,弟子问慧能,这个课以后怎么讲?结果老师讲了一句:「出入即离两端。」

不著极端化的见地。什么是极端化的见地?存在与不存在,唯心与唯物,主观与客观,真与假,善与恶,都是极端化的见地。不去执着这些,去掉极端化的见地。同理,老师要告诉你,其实人很好教,其实佛法课超级好讲,比写代码还简单。

讲佛法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人们的毛病很简单,就是执着于真实存在,执着于事物极端化的状态,执着于存在与不存在,执着于我、人、众生、寿者。就是这些东西。

你很容易分辨出这个东西,然后就很容易帮他解脱。怎么帮他解脱?你只要告诉他「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他就解脱了。

只不过这一句话你得用不同形式去说,对吧?你得拍电影去讲,写小说去讲,做APP,做网站,创业做一个企业家或者做其它各种各样的事情,就是为了给世人解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对吧?他只要能让任何一个人明白这个事情,明白多一点点,这个人的痛苦就会减少一分。全懂了,烦恼就全没了。

《金刚经》这样就讲完了。

  1.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优婆塞、优婆夷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现象,其实现在也很常见,就是有一些人把自己弄得像出家一样。他有可能住家里,有可能住寺庙,已经形似出家人了,但他没有受出家戒。

再说一点,就是在佛的时代,在戒律当中,并不一定真的有剃发这件事。但由于印度是一个炎热的国家,所以剃发还是有好处的。

还有一点就是古代的印度人他们很注重装饰,不同的等级,他们的饰品和衣服都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印度人你看一眼就知道他是什么种姓。如果他的月收入没有穿在身上,那就是诈骗犯。所以印度人的头发实际上代表他的身份,出家就是要抛弃他的身份,因此要把头发剃掉。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好,讲到这里我们开始回向。

我们先请大家明白什么是回向,回向的意思就是我们在这里讲佛法有很多的功德,有多大的功德?把无量的星球全部装满七宝去布施,都没有我们讲一句话的功德那么多,这到底有多大的功德你想想看?

无法形容。我们的语言太匮乏了。所以当你有这些功德的时候,你愿不愿意与别人分享?

而我们大部分人就是说回向给自己的爸妈就可以了,对吧?回向给前男友,这个不太好吧?要是回向给前男友的现女友呢?那根本不可能的。我有一点点功德我都不会给她!哈哈哈哈!所以为了改变我们的这种心态,我们有一个短暂的回向的环节。

回向有点像你用你的火把去点燃别人的火把,你的火不会少,但别人会因为你的回向,从黑暗中逐步解脱。比如说那些没有缘分来现场听课的人,没有缘分听到《金刚经》的人,听到《金刚经》的名字会感到厌恶的人,甚至那些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金刚经》的人……

所有这些人都因为我们今天的回向而获得了功德,他们跟我们学习《金刚经》的功德是一样的,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们机缘成熟的时候,他们又会学习《金刚经》,创造自己的理解和功德。这个就是回向的意义。

你可以回向给父母,你可以回向给老公,可以回向给孩子,但是一定要记住一点,不要在回向的时候有任何吝啬的心,因为你的火把不会变少,所以吝啬是毫无必要的,对,无论我花多少努力获得的这些功德,我都愿意给一切众生。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去回向。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原文地址:一口气看完园长讲《金刚经》

Tags: